横滨中华街发展会团体协同组合理事长林兼正、横滨华侨总会会长曾德深和横滨华侨总会会长莫佐强三人联合署名,成为土地登记名义人。在成功阻止高层住宅楼入建中华街中心街区之后,中华街将在同一块地皮上筹建体现中华特色的“妈祖庙”。作为中华街整体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妈祖庙将成为发扬中华文化,体现地域魅力的象征性建筑物。
一、妈祖庙将在文化意义上完成中华街的风水布局
在华侨华人集居的横滨中华街,已经有了突显中华文化特色的关帝庙、十座牌楼、小公园等建筑景点。这些景观在布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闻名日本以及海外。
大约三年前,中华街就有了建造妈祖庙的想法?一方面可与香火隆盛的关帝庙互相配合,达成阴阳协调;另一方面由“关帝”护佑商业兴盛,由“妈祖”保佑出入平安,相得益彰。当时,中华街曾特邀香港风水师来日指点。据称中华街的龙脉就在小公园的那棵大树底下。如果在小公园毗邻的空地上建起高楼,那就会镇住龙脉,破坏中华街的风水。
中华街有近150年的历史,旅居当地的华侨华人,无论是本人还是祖上,大都从中国渡海来日,在扶桑以商业为生。横滨华侨在观念上怀有希求“关帝”“妈祖”保佑的想法──这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华街表示,会在历史文化的意义上,而不是以宗教名义来完成风水布局,因此,这块地势在必得。“妈祖”是航海女神,以拯救遇难船只船员著称。对妈祖的崇敬不仅传遍中华社会,也是世界性的信仰。横滨本身就是一座海港,四方商贾,来往频繁。在迎接横滨开港150周年(2009年)之际,中华街建造妈祖庙,不仅意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对横滨港来说,也不失为合适的守护神。
二、妈祖庙建设用地和费用得来不易
日本大手会社“大京”2003年9月花费9亿日元买地,欲建造高11层、总户数88户的Lions Mansion.中华街街区建设团体联合协议会表示反对,并与“大京”展开协商谈判。在中华街有影响力的万珍楼社长林兼正、聘珍楼社长林康弘、珠江饭店社长曾德深等出任中华街方面的代表。
据了解,“大京”方面强调利益损失,还包括利息、调查费等诸项费用,愿以15亿日元的价格出让地皮。但中华街从维护地域特色,坚持中华文化的纯粹性立场出发,据理力争。在中华街商铺和住民的反对下,在新闻报道的压力下,“大京”最后松动了立场,终以9亿8634万日元的价格出让了这块“宝地”。
中华街马上成立了妈祖庙筹建委员会,决定从2005年1月开建妈祖庙,同年11月建成。妈祖庙仍然由中华街的专用设计师,曾经设计过关帝庙和十座牌楼的罗鸿申(日本名中山严)主持的RA建筑设计有限会社担纲。妈祖庙土地费用10亿日元,建筑费用5亿日元,总事业费高达15亿日元。中华街街区建设团体连合协议会成功地向横滨银行元町支店取得了融资贷款,分25年还清。中华街将组建专门的财团来具体负责妈祖庙的建设和运营。
根据关帝庙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具体收入分为两部分,主要来自海内外华侨华人和日本国民的捐款,还有日常的香火钱。据了解,建筑费高达10亿日元的关帝庙,除首期建筑费用6亿日元来自海内外捐款以外,第二、三期建筑费用均取自香火收入,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以此为鉴,在妈祖庙的15亿事业费中,3亿日元可望来自社会捐助,12亿日元将来自香火收入。在未来25年里,妈祖庙已有了一个颇具操作性的运营模式。
三、妈祖庙是中华街与时俱进、团结共建的成果体现
横滨中华街是海外最大的华人街区,闻名世界。自1993年1月成立了“中华街街区建设团体连合协议会”以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中华街的建设由自发到自觉,中华街的发展也由个人到整体,呈现出异常兴旺的态势。
近年来,中华街的建设和发展有目共睹,一刻也没有停顿过。90年代,修建关帝庙和中华牌楼成为街区建设的象征。2000年以来,地铁MM线终点通往元町?中华街,为中华街的发展输送了强大动力。中华街大道的整体改造将于今年11月完成,届时不仅地面平坦宽敞,而且所有的电线都会埋入地下,中华街将体现出现代城市社区的风貌。明年,妈祖庙建成后,将与关帝庙一起成为中华街的镇街双宝,值得期待。另外,中华街即将激活的最大建设项目,将是筹建新的中华学校。
以上这些都是中华街建设的有形成果。横滨华侨总会会长曾德深表示,与这些有形成果相比,华侨华人能摈弃意识形态纷争,团结共建中华街,这才是最大的无形财产。像本次妈祖庙的融资贷款协议,就由大陆和台湾系的两家华侨总会会长一起担任土地登记名义人,这在中华街的历史上还是首次。两岸华人携手共建家园,这也是横滨中华街的存在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