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山健:读《弁言》有感
日期: 25年08月2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中山健

近日,得一本好书:《以诗论诗——咏中华诗史绝句200首》。此书系居住在名古屋的文学博士周先民先生所著,其将毕生所爱以绝句短章的形式集腋成裘,终成大作。新书装帧朴素,不显山露水,但却出自名家出版社之手,诗史脉络陈情有序,架构布局精益求精。先生戏称:“新瓶装旧酒”。而在我眼中则字字珠玑、文采斐然,可谓:“领异标新二月花”,别出心裁。正如蔡毅教授在该书《序》中所言:“吟珠吐玉……其前无古人之壮举,又何其伟哉!”

书未读,就被先生写的《弁言》吸引,开篇无缀,既入正题,画龙点睛、娓娓道来:或典雅,或豪迈;或沉思,或躁动;以三千年诗史为源,以数百位诗人诗歌为脉,在万千诗海中纵横捭阖,鞭辟入里;在“诗言志”的崇山峻岭间跃马驰骋,飞跃关山。字里行间大风飞扬,气象万千,宛如微醺之后,挥毫泼墨,时而行书,时而狂草;时而写实,时而写意。其笔下意境:疏能走马,又密不透风。见解独到不失基本逻辑,引经据典又兼雅俗共赏。无雕虫之朽,具龙马之新,实为“新瓶新酒新天地”!

开篇不久,先生便以磅礴气势大声独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中华诗史三千年,隋珠昆玉美无边。”那一刻我也被先生的豪情所感染,击节叫好,狗尾续貂在书边补了一句:“君不见诗史绝句200首,前无古人觅新人”。其实,我并不懂平仄,诗词歌赋中那些“清规戒律”与理论也是一窍不通,但是,文章之好在于可读性、有共鸣,读着读着就渐入佳境,如同“久旱逢甘霖”,“它乡遇故知”,越读越觉着津津有味了!    

先生从先秦落笔,沿汉、魏晋、南北朝的时间轴抵达隋唐、再北宋南宋、元朝明朝、直至清末。如同浩浩长江水从格拉丹东雪峰渗出,经沱沱河汨汨潜行后,一路向东,又在宜昌附近的三峡大坝云集,再一次蓄势待发,然后飞流直下,观绝壁,听猿嘀,追苍鹰,闻歌声,看净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你听;“诗经朴素,《楚辞》绚烂,屈子多情;汉代乐府,奋《诗经》之余烈,绘世间之百相;“建安风骨”悲凉慷慨,显士之憧憬;北朝民歌元气淋漓,唱巾帼英雄壮志酬,南朝民歌欲情火热,诉相思少女不尽愁;诗入大唐,群凤引吭。白话入诗,寒山信口自在吟;与时俱进,“四杰”展喉既唐音。张若虚孤篇横绝压全唐,陈子昂寂寞怅然诉悲凉。“诗仙”大笑唱青春,“诗圣”沉郁顿挫思最深;唐宋易代,诗分三派;王禹偁引领白体,寇平仲苦吟巧琢,欧阳修携一干英才,议论入诗开新风。学问议论皆入诗,唐音宋韵自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诗恣意又从容;爱国男儿陆放翁,古今各体皆能工;金元之际,诗文不济,仍有名家,薪火传递;元好问鹤立鸡群,冠绝一时。宋裔仕元何痛楚,孟頫锥心诉悲苦;雁门才子萨都刺言情最风流;铁笛道人杨维桢,主盟卅春秋。


感时咏怀,独标高格,刘基明初占鳌头,高岳诗才第一流,后七子继前七子,复古志在扫浅庸;祝允明,尤重情,追慕唐音,直抒胸臆多不平。唐伯虎无碍牵,风流倜傥,赏心乐事织佳篇。文征明,撷诸英,格雅趣幽,兼收并蓄卓有成。

诗至清朝,又起高潮,钱谦益主盟诗坛,流丽浑融;郑燮诗书画三绝,冠盖古今。炎武诗沉郁语苍凉,松柏之质;袁子才灵性为诗,潇洒风流。与时俱进,忧患诗起龚自珍;诗笔当枪,魏源堪称第一人。陈三立旧n殿军,抗倭绝食,民族气节泣鬼神;谭嗣同矢志殉国,向壁题诗,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竟雄浩然正气,慷慨抒怀,为正乾坤勇献身……”
 
先生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弁言》均以文言形式书写,辞章华丽,笔落惊风; 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初闻:“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又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再闻:“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 。

洋洋洒洒200首,浩浩荡荡三千年。先生一气呵成,宛如聊发少年狂的苏副史:“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腔豪情如火山迸发。

当《弁言》读到最后的《七律》时,已夜深人静,我却欲罢不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先生收官之语虽谦虚低调,但情深意切,堪称肺腑之言。前四句画龙点睛,尽显深思熟虑、精意覃思;后四句虎头豹尾、自谦扣槃扪烛,大疆无痕。



掩卷长叹,不胜唏嘘,周氏后裔,实至名归。

慕先生之才情,辗转反侧,叹先生之精神,仰之弥高。
一篇《弁言》半部佳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先生的魅力,也是诗歌的魅力。
——谨以读后感略表心迹。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21233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