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笔会 三家村
作者:张石
在我小的时候,曾随下放的父母到农村,作为一个城市的孩子来说,偏僻的农村是很寂寞的,但是那里的生活,有时也会使我感到很新奇。我家那时租一家农民的一间半房,对面屋就是房东。那时农村的房子很简陋,房梁都漏在外面,在外屋地就可以看到。
而使我十分惊奇的是,那房梁上有一个燕窝,那里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出现两只燕子,它们忙忙活活,在一起孵卵。没过多久,就有一些小燕子诞生,小燕子孵化后,大燕子会每天去捕虫喂养幼鸟。它们轮流飞出去捕食昆虫等,再回巢喂给小燕子。它们从蓝天飞来,优美地滑翔进房屋中,小燕子会整整齐齐地长大嫩黄色的嘴巴,等着父母给他们喂食。这对我来说真是奇景,我一直很喜欢鸟儿,但是在城市时,鸟儿看到人就飞得远远的,也不会在人家的室内筑巢。

宋徽宗《竹禽图》
而房东家似乎对这些燕子很欢迎,不去打扰它们,它们对我们这些人类也毫不害怕。梁上的燕子,是我寂寞生活中奇景,我经常看着燕子一家的生活,为它们的和谐、和睦,为两只大燕子的勤奋、慈爱、忠实于值守而深深感动。
后来看了一些古文,知道燕子在人家筑巢自古有之,早在三国曹魏人张揖的《广雅》中就有:“巢于梁间,春社来,秋社去,故谓之社燕”之文,而唐代诗人杜甫在《江村》中写道: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可见那时燕子就和人相处的很和谐,和我看到的房东家的燕子一样,自来自去,没有人干涉它们。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里说“谁家新燕啄春泥”,说明那时燕子和人都成为了一家人了,人们那时可能会说:“这是老陈家的燕子”,“那是老李家的燕子”,看来中国人很早以前就把燕子当成一家人了。
同样,日本人也是很喜欢燕子的,自江户时代以来,“燕子筑巢的人家不会失火”“ 燕子筑巢的人家生意兴隆”等说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普通人家的屋檐或商家屋檐下筑巢的燕子,被当作贴近人类生活的“身边的吉祥鸟”。从那个时候起,各地还出现了“不能赶走或杀害燕子”的禁忌,人们普遍认为,燕子筑巢能够带来生意兴隆,生活幸福。

歌川广重《桃花与燕子》,来源:ColBase
我想,中日都喜欢燕子在家里筑巢,最重要的是因为中日古代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首先,燕子是万物复苏,耕耘播种春天的象征,《礼记·月令》中记载:“季春之月,玄鸟至”,玄鸟即燕,指春天燕子飞回中原。燕子在中日古代文化中被视为春天的使者、吉祥的象征。
再一个就是燕子的食物是昆虫,而这些昆虫大多是附着在作物上的害虫。因为燕子吃了这些昆虫,害虫数量减少,农作物就能长得更好,所以人们认为,如果燕子来筑巢,那一年就会丰收。
还有一种说法非常神秘。那就是燕子不会在“鬼门”方向筑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鬼门具有神话、风水与建筑等属性,《山海经》记载其为万鬼出入之所 ,阴阳家将东北方位视为鬼门方位,形成建筑避讳的习俗。在风水学中,四隅的方位、方角分别称作:东北(艮)的“鬼门”、东南(巽)的“风门、地门”、西南的里鬼门(人门、病门)、西北的(天门)。和鬼门相对的西南(坤)的方角称作里鬼门,和鬼门同样,也被人们所忌避。特别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将东北(艮)视为鬼出入的方位,和阴阳道结合后,发展成日本特有的家相学,成为特别的忌避。自古以来,“鬼门”被视为灾难入侵的方位,因此在盖房子时人们特别重视这个方向。根据风水学,鬼门所对应的方向容易积聚不良的能量,灾祸也更容易发生,而真的是所有的燕子都不会在鬼门的方位筑巢吗?没经过考证,不得而知。
处在食物链顶点的人类,在历史上经常把所有飞禽走兽都作为自己捕捉和食用的对象,而燕子逃脱了这一命运,成为中日一种得到宠幸的鸟儿,这可能与燕子本身的特性、中日农耕文化的特质及农耕文化中产生的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和人类相亲相近的燕子们,也让人们留下了无数美好的诗画,歌颂人与这种鸟儿的一种源远流长的罕见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