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实习生 刘颖颖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实习生 刘颖颖


2021年年末,一部《雄狮少年》火遍大江南北。被片中人物阿娟故事所感染的年轻人们纷纷或走进南狮武馆。在春节等重大节日里舞狮,是广府地区最为熟悉的民俗。传统需要坚守,被荔湾乡亲们昵称为“教头”的张庭海就是其中一位坚守的“南狮”。


 

 

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


“中国南狮在广东,广东南狮自佛山。”南狮是最能代表广东地域文化的图腾。张庭海说,南狮最大的特点是与武术相结合。“食过几年夜粥,舞狮才舞得好看”。他介绍,港产电影中黄飞鸿经常会参加舞狮,这点非常写实。他本人10岁开始就追随师傅苦练周家拳,12岁他才开始舞狮,25岁才开始学习扎狮头。


张庭海舞狮似行云流水

在他看来,学习南狮需要静下心来,用长时间来进行技艺磨炼。他笑说:“以前长辈常言道划龙舟、舞狮头、上山砍树头,人生最苦最累的三样活。”舞狮不是拿着个狮头摆个造型随意舞动就可以了,它和武术套路有一定的相关性。一套套基本功练下来,舞狮才能水到渠成,行云流水,“真正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扎狮头 把文化“扎”遍东南亚


舞狮舞到后来,一些人会慢慢接触扎狮头。扎一只趁手的狮头,外表有个性,舞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张庭海说,扎狮头的时间越长,他越能体会到里面的文化意涵之深。他介绍,要做出一个完整的狮头,需要完成扎、扑、写、装四大工序。第一道工序就难倒不少人。他说,老师傅看到材料以后,心目中的狮头往往已经成型。新手则往往搞了半天,框架都搭不好。


“扎”工序完成后,工人接下来就要进行扑纸了。一层砂纸、一层蚊帐布、又一层砂纸,满手浆糊的工人要给竹笼扑上3层,有六七年经验的工人一天也只能扑五六个。这道工序看起来简单,但是如果扑纸的时候不掌握好幅度,以致该凹下去的没有凹,该凸起来的没有凸,那么这个成品基本卖不到什么好价钱。


“写”就是上色,上手不难,但做精就很难。比如一些渐变的色彩,新手就难以把握。一个出色的狮头,凝聚了手艺人的无数心血。


 

 

  
张庭海制作狮子

张庭海介绍,广州本地的狮头制作商,都坚持慢工出细活,口碑非常好。他本人接到的订单,既有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不乏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智利等欧美国家。


坚守不易 找准市场是关键


有专家介绍,醒狮表演至少需要一头狮子两个人,加上鼓1人、锣1人、钹2人(一对)。但单狮出动的情况极少,通常会是双狮,鼓两面、锣一面、钹两对,再加上其他辅助人员,一场完整的醒狮表演至少需要十余人。


如果需要用到桩阵,那么就还要增加人手,加上杂务至少需要近20人。根据一项调查,据称广佛两地有上万人从事醒狮行业,但实际上能以此为专职赚到钱者凤毛麟角。


张庭海在广佛两地传授舞狮技巧也有很长时间了,他坦言,留在这个行业的人不多,“赚钱不多,又要耐得住寂寞”,“很多人上了高中、大学,就慢慢不来玩了”。


  
张庭海即兴打起拳来

他说,“传统醒狮的颜色是按照三国人物的脸谱画的,最传统的就是刘关张。刘备狮相对轻盈,多以白金配色为主,代表着仁义与富贵,经常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或新店开业时使用;关羽狮大多是红黑色,代表勇猛豪放;张飞狮象征着英勇善战,所以以前武馆出去打架或者踢馆就是用张飞狮,一些老狮头还会用铁做的狮角,当作武器去攻击对方。”有句老话就是:起舞刘备狮,富贵人人知;起舞关公狮,忠义人人知;起舞张飞狮,威猛人人知。


张庭海介绍狮子中的“刘、关、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舞动关公狮和张飞狮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场合,表演的几乎都是相对灵便的刘备狮了。


  
张庭海即兴表演舞狮,虎虎生风
   
    
打鼓也很有范
 

拍摄采访视频时,张庭海掂量了一下张飞狮的重量,然后拿起关羽狮,最后还是选择了刘备狮进行表演。擂鼓、舞狮头、说祝福语,一连串动作做下来,他连连摆手,示意要调整一下呼吸,笑说:“我不年轻了,舞狮还是要年轻人。”


  
张庭海与记者一同给街坊拜年贺春

他认为舞狮是一种文化,文化需要创意,去找到合适的方式传承下去。传承的希望,就在于充满创意的年轻一代。对于南狮的发扬广大,他信心十足。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策划 | 孙爱群
统筹 | 刘云 施沛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