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7月份,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靠泊40万吨级大船7艘次,创下月度40万吨级大船靠泊新纪录,靠泊数量继续领跑中国。在40万吨级大船的拉动下,董家口矿石码头公司外贸矿突破600万吨,创出月度外贸作业历史最高纪录。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同质化的港口竞争,董家口矿石码头不断提升硬件配套能力和服务质量,克服高温高湿天气,确保每条大船两昼夜开靠,用最优的服务、最快的效率、最低的综合物流成本打造服务品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8艘40万吨级大船靠泊青岛港,其中5月份靠泊5条,7月份靠泊7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据悉,2015年共有13艘40万吨级大船到中国,其中11艘靠泊董家口。(周建亮)
【配图 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接待巨无霸货轮成常态。傅学军 摄】
电子信息产业链上半年产值277亿
今年以来,青岛市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快转型、培植新动能,创新发展集成电路及元器件等关键基础产业,超前布局传感器及物联网、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北斗导航、3D打印等新兴未来产业,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77亿元,同比增长8.9%。
青岛市近年一直致力于优化电子信息制造的产业布局,目标是按照它们各自的产业特点实现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出西海岸新区、崂山区、高新区‘品’字形发展、三城联动的产业格局,传感器及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等产业进入井喷式发展期。
在青岛市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数字家庭产业是强势杀出的一匹“黑马”,目前已处于中国领先地位。一是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二是高端数字家庭智能设备研发制造中心基本形成。三是数字家庭设备整机制造水平中国领先。四是应用示范项目惠及民生。五是数字家庭综合服务平台日趋成熟。 (林 刚)
【配图 图为青岛科捷电子公司机器人生产车间。傅学军 摄】
6月新开工52个亿元级产业项目
今年6月,青岛市新开工过亿元产业类项目52个,同比增加4个,计划总投资130.9亿元。52个项目中,第一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6.2亿元;第二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85.8亿元;第三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39亿元。
从项目投资额看,52个项目中,总投资5亿-10亿元的项目有7个,分别为海尔高效节能环保水机智能互联工厂建设项目、中国智谷项目、奥特奶牛奶山羊畜牧科技项目、酷特互联网工业工程科技项目、京东亚洲一号青岛物流园项目、宝湾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琦泉生物质发电项目。(林 刚)
“青岛造”入选世界最佳50艘船舶
近日,世界精品船型杂志《SIGNIFICANT SHIPS》公布2015年世界最佳50艘船舶,山东海运公司25万吨级矿砂船“山东政通”轮入选,成为新一代超大型矿砂船的设计标杆。据悉,“山东政通”轮是全球首制25万吨级矿砂船,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青岛北船重工建造,入中国船级社船级。
该轮通过先进技术,同等运量的燃油消耗可降低25%。同时,在降低船舶运营成本和安全环保方面,船舶CO 排放与效益比指标(EEDI)满足国际海事组织2024年的要求,并选用可再生材料,确保船舶拆解过程中材料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再利用。
《SIGNIFICANT SHIPS》由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师学会(RINA)主办,每年对当年全球范围内交付的新船进行设计工艺、技术配比、船舶运营等各个方面的严格筛选和综合考量,评选出世界最佳50艘船舶。(周建亮)
【配图 入选世界最佳50艘船舶的“山东政通”超大型矿砂船。】
海尔和软控入选中国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
中国科技部近日公布了国家首批17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青岛市海尔集团和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数量与武汉并列,在所有省市中占据首位。
此次首批遴选的17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均为拥有创新创业基础和成功案例,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体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将在中国展开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工作。据了解,入选的专业化众创空间都具备7个“有”——有专业、有条件、有平台、有创客、有基金、有导师、有模式。 (王 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