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相
日期: 2013/01/12 22:44

文/徐焰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日本的武士 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 “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武士道重视 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 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 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 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尊从,更进一步说“礼仪端正”,才是武士强人一等的表现。武士要“死的干脆”,君要你切 腹自杀你就得切腹自杀,这是日本镰仓武家时代以来的传统。

日本武士道 的古典称为‘叶隐’(hagakure),是江户时代的佐贺藩(肥前锅岛藩)所传诵的武士道修养书。“叶隐”就如树木的叶荫,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 “舍身奉公”之意。此书是由佐贺藩的藩士山本常朝(Yamamoto Tsunetomo 1659-1710)传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陈基(Tashiro Tsuramoto)听闻书写整理,在18世纪初的1716年完成‘叶隐闻书’写本,共11卷1200多节,简称‘叶隐’或‘叶隐集’。卷一、卷二讲武士 的心得修养,卷三讲锅岛藩藩祖直茂,卷四讲第一代藩主胜茂,卷五讲第二代藩主光茂(即山本常朝的主君),以及其嫡子即第三代纲茂等,卷六讲锅岛藩古来的事 迹,卷七、卷八、卷九讲锅岛藩武士的“武勇奉公”言行,卷十讲他藩武士的言行,卷十一是补遗。

‘叶隐’所 表现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一般人对生命执著,武士道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 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武士标榜的是精神上的优越,就是心理上先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先能“不要自己的 命”,才能“要他人的命”。这是日本武士强人一等的道德律。“不要命”与“要人命”是息息相关的,“叶隐”的教训真是非常残酷的武士论语。

例如佐贺锅岛藩祖直茂,向其子胜茂说:“要使斩首习以为常,得先对处刑者斩首”,于是在其西方衙门内,排列十人让他尝试斩首,胜茂连续斩首了九人,看第十人是强壮的年轻人,就说“已经斩够了,那家伙让他活吧,这人才免斩得救” 。日本军人侵略中国时的“百人斩”残酷典型,在此可以窥见。

‘叶隐’的著述者山本常朝一家的典故,也是令人发指。

山本常朝的异母兄山本吉左卫门,依父亲山本神右卫门的指示,5岁时就得斩杀狗,15岁时斩杀死罪者。武士大众,14、15岁开始实习斩首。如此武士从小带刀成长,养成斩杀人不在乎的精神。

武士道的本 义,如日本战前教育敕语所教谕,以“义勇奉公”为最高原则,这是武士为“奉公人”的心里准备,说来非常残酷不人道。举例说,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 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看,再将那家伙做何反应呈报”。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 ”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义的表现”。山本常朝也说,武士应尽的忠义,是以殉死为最高。

有一个令人 起鸡皮疙瘩的故事。江户屋敷的看守仓库者堀江三右卫门,偷了库存的金银,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后,即下令“大罪人,折磨死”。于是先将他身体中的体毛烧光,剥 他的指甲,切断他的脚筋,用锥磨等工具给他种种折磨,但他不哀声大叫,连脸色都不改变。最后就斩开他的脊背,用热烫的酱油浇洒其上,他即躯体折弯而死。

武士道相传 也讲究义、忍、勇、礼、诚、名誉、忠义等德目,但实际上是残酷无情,惨不忍睹。中世纪的镰仓时代,源氏家族亲兄弟(源义朝、源为义、源为朝),骨肉相克杀 戮,而断了源氏的正嗣。又如因北条氏的策谋,功臣们也就断了命脉。日本战国时代的无情,都有血淋淋的杀戮史为佐证。有杀主君的,松永弹正叛逆弑君即将军义 辉;有杀父亲的,斋藤义龙杀其父斋藤道三;有杀兄长的,今川义元为了继承家主地位,在长兄死后,杀戮次兄以及其一切支持家臣;有杀亲子的,江户幕府第一代 将军德川家康听织田信长的话,命其亲生长子德川信康自害死亡。日本武士的残酷不人道,比比皆是,从此也可以看出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真实面。 

武士道是日 本神道教的主要内容。它原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规范。日本武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在日本历史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最早的武士是在大化改新之后,作?封建 贵族庄园的护从而出现的。后来武士不断壮大,开始介入政治。它本身分化出将军,大名,家臣,足轻,乡士等20多个等级,成为日本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势 力。

第一部武士的道德规范《贞永式目》是於1232年出现的。封建时代的武士,以“忠孝”和“武勇”为最高信条,随时准备去?他们的主人赴汤蹈火,为了表示他们的忠诚,维护他们的荣誉,他们会切腹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日本的武士 是拥有武装的自营农民,所以具有农民式的主义。此外,打仗的原则是谁的武器性能好,谁的作战战术更合理,谁就取胜,这一原则今古不变。由此?生了尊重科学 的风气。到了江户时代,学术和教育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学校。幕府也设立了现在东京大学的前身“昌平报学问所”,各藩有藩校,乡学和私塾,为町人(江户时 代的商人,手工艺者),农民等百姓设立的“寺子屋”也布满全国。“寺子屋”的教育主要是实用方面所必需的读,写和打算盘。

日本的文化主体是输入中国文化和经中国输入的,带有中国文化的印度文化。但是,日本有选择地将其“日本化”。来源於中国,印度文化而?生的是“文”,而来源於日本文化而产生地是“武”。
中国文化以“仁”为核心,日本文化以“忠”为核心。日本取了“义礼智信,忠诚孝悌”,唯独忽略中国人奉之为首的“仁”。在古代,中日两国社会顺序都是“士农工商”,但是中国是“文士”,日本却是“武士”。
武士道作为一种思想已达到了宗教的高度,它起源于中世纪对领主,藩主的绝对忠诚。对上级无限的忠诚,绝对服从。注重信,义,勇三条准则,崇尚武力和冒险, 大无畏的献身精神,集体观念高度深化。武士道从其发端之初起,统治了日本1000多年,其代表作是《地陶闻书》,它的主题十分明确:荣誉,慷慨赴死,对藩 主的忠诚和修身。赴死的思想贯串全书。《地陶闻书》教导说,如果一名战士经常思索怎样去死才能无撼,它的生活道路就会是笔直而单纯的。在危险的境遇中它不 会去想怎样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会勇往直前,投入敌人阵中,迎接死亡。因此,武士道也被称为“战士之道”。
为了培养武士道精神,要学习许多东西,而主要是学会忍耐和冒险。为了学会忍受种种困苦,常常赤脚在雪地中行走,练习击剑和柔道,半夜到墓地裏去,整夜地处於“枕戈待旦”的状态,经受种种沈重的,甚至野蛮的考验。武士道文化蕴含著牺牲的精神。

 所谓武士道精神是一种不成文之法,是历代的武士们口耳相传下来的,或 是由知名的武家人士记录下来,成为后来武士们的人生格言。武士道不是一种清洁的精神,它是一个阴翳的民族,在偏狭的岛屿中产生的一种复杂、混乱和极端的生 存意识,以及情感倾向。在狭隘的生存空间中,它有能力保留品格或附庸风雅,但当它发展开来后,它表现出来的是其极其残忍的一面。它的残忍,不人道与现今的 博爱,人权,平等,自由等有深刻的矛盾,但是在日本国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这是得这个东方唯一的一个现代化国家和西方的现代化国家具有很大的差 异。

武士道精神 的缘起杯描述得很有诗意。1200年左右,日本出了一个名满天下的法师。他生活全部就是刀和文学。他的刀如同他的文章一样有名,他到处讲述武士的故事,讲 故事时身旁总有一把琵琶,于是人们就叫他“琵琶法师”。他可以惊人的不顾事实,但他的满怀豪情和个人行为的确成了武士最初的形象。在他有生之年,却未曾找 到对手。那时的琵琶法师未曾找到对手,因为他的刀术太高。在他那个年代,武士已成为一个阶层,在民间已广为流行,到处可见腰别长刀,头挽发髻、身着真垂的 武士浪人。标志着日本进入武家政治时代。
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与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发展相关联的。大化革新以后实行的征兵制随着中央集权制 的衰落也日趋松弛。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而慢慢分离一些农民去训练,后来干脆成立了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从11世纪初期开始逐渐 形成了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武士团有着极强的宗族观念,坚决实行首领的命令,实行主从关系。武士在战场上武勇和对主人的献身精神,是武士个人和 武士团的基本要求,形成了“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新观念,成为维持武士团组织的重要思想支柱!到1221年,幕府通过平息承久之乱,取得了决定性优 势,日本的公家和武家二元统治朝武士一元统治发展,其历史潮流势不可挡。通过主仆关系,武士终于超过了贵族,成为日本文化的主流。但武士最关心的是保家, 所以,对主人的效忠也只不过是一种手段。他们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壮大本家族。由于这种心态的存在,导致了日本人特别善于竞争的特点。

武士道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思想。武士阶级保留了祖先们残暴而洗练的气质。但这种思想是“只感化自己民族”的思想,对外则是残暴的一面,套用尼采的一句话:“如果把亚洲人的性格状况比喻成平原,日本就是一座突起的山丘”。

其实武士道 精神所包含的残暴和洗练是很好理解的,自古日本主要有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四个岛屿,地域狭隘,自然资源贫乏,最早见于史册的较为统一国家,主要是3 世纪的邪马台国,以及5世纪的大和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必然导致不安定的社会环境,日本始终没有形成类似中国古代的强大,安定,富庶的封建国家,不停的战乱 使得人们形成一种畸形的武力崇拜,因为武力地掠夺能带来劳动不能带来的财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衣食无忧的生活和稳定牢固的政权来自内 政建设,战争只能带来破坏和灾荒,称颂的战争是那些中止战争的战争,所以我们就有“兵乃凶器”的观点,老百姓也不喜欢士兵,但在日本,武士是政权稳定的唯 一保证,所以武士能够完全脱产成为特权阶级,不可能有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屯田制度。武士道精神的残暴其实是求生存的本能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在恶 劣自然环境下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必然道路。

日本自古以 来都有对外侵略的特点,同时也有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特点,但是我们发现,所有日本人所学习的东西完全停留在器物或制度的阶段,不论多么优秀的文化都不能感 化日本根深蒂固的武士道精神。大化改新时日本向中国学习了现今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但是将中国以民为本,仁爱的文化弃如蔽履。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强调忠 君,但是在国家和君主之上还定制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可以是为民谋利,可以是“正道”之类,总之一人专政的封建社会阶层之上高悬着一把“正义之剑”,任何人 都可以以之为名进行反抗,这在日本没有。又像佛教在日本,它本身内省思考的色彩,不能让武士在动刀前有充分的思考。包括后来的明治维新,日本人学会了资本 主义科学技术和行政制度,但是把资本主义平等,博爱,自由,民主的精神撇在一边。比如,在中国经常有刺客被指定要刺杀地人感化而放弃刺杀,甚至改变自己的 立场,这在日本是不可能的,简单的说,日本人效忠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但中国人效忠自己的信仰。又如,日本的国技空手道,源自中国,它本身也就有它的两条基 本准则:空手道是用来防御的;必须牢记上一条。但是二战中的日本武道家,在效忠天皇。很多都成了法西斯的工具。

可以这样说 日本人的好战和侵略性可以在武士道精神的延续中看的很清楚。比如有一个训练武士的故事:1566年某日深夜,两个武士正进行一场决斗。没有人知道他们是 谁,但却都知道胜者的儿子后来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武士,他就是木曾昌义----当时才六岁。第二天深夜,木曾昌义就被父亲叫去,父亲用刀抵着木曾昌义幼小 的背脊说:“到树林里去,那里有个死人,旁边有块石头,你要用他的血在石头上印上你的手印,做不到,我就杀了你。”六岁的木曾昌义,在树林里接受了三天严 酷的武士道训练,虽然他都成功地印上了血手印,但比起印在心灵上的残忍来说,这血手印算得了什么呢。其实,几乎所有的武士,都得接受类似的魔鬼训练。所以 在日本的侵略战争和屠杀中,他们是不会有任何道义上的顾虑,他们只在乎强者,不在乎善者。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态度有这样大差别的根本原 因,我们根本就不用想去教育日本人,我们只有变得比它强,让它害怕才是有用的。所以恐怖主义在日本有着别国不可能有的特殊效果,明治维新时的杀戮,和二战 前少壮派军人政变的杀戮,是日本以恐怖主义改变国家的最好例证。

其实日本人 的武士道精神也就是不择手段地追求最强的精神,它要求武士强悍和残忍,包括对自己和对别人,所以日本人有更多的死士,日本人更喜欢自杀,杀人和自杀的如此 轻易和普遍在中国应该只在三国演义中,之后虽有类似死国难者,也只是视死如归,而不是视生死如儿戏。神风特攻队最能体现日本人为求强大,不择手段,先对自 己残忍,后对别人残忍的特点。

武士道虽然 看上去远离了当代的日本人,但其实武士道已深入日本人的灵魂,是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部分。形式上的没落,并且永远不可能从形式上复活了,但是,作为一种 流毒,它在日本人的行为中依旧清晰可见。今天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事,都能够从武士道中找到久远的根源或较为可靠的解释。特别是武士道披着经济的外衣,进行出 色的商业运作,更显出惊人一面。
如果认为,日本作为“商人国”跟以往的“武士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的话,那就错了。日本是一个最善于保留和发展传统的国家。日本很聪明的保留了武士道传统,并应用到现代的工作场所,他们能在和平时期,唤起战时才有的武士道民族主义和牺牲奉献的武士道精神。以日本这么一个强烈武士道民族主义的国家,日本人想到的总是他们国家的利益。事实上,日本经济是一种由国家指导的武士道资本主义。武士道却以资本主义的形式成功了。

武士道的思 想带给日本的好处就是,整个民族的团结一气。在最近百年里,日本就是靠着这种思想,不断的发展自己。可是,武士道思想的落后性,也可从上文略知,所以这样 的思想对日本的周遍国家带来了灾难,也扼杀了许多人的个性发展,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女性的地位低下。在经济如此发达的国家,日本的女性深受武士道思想的迫 害,注重男权的武士道,使得女性到现在还没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但也可以从上文可知,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可望见的将来是不可能没落或改变的,作为中国人, 应该更多的从自身发展上谋求克制之道。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57/14515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