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杜海玲:相逢是重逢 似是故人来
日期: 25年10月3期


中文导报  文萃笔会
作者:杜海玲

我的朋友Rose和Helen,在小宇宙开了一个播客,叫做“动龄茶”,这几个字的广东话发音与“冻柠茶”一样——冻柠茶,香港的灵魂饮料啊。即使现在于日本的自动贩卖机买饮料,我也总是怀旧地首选冻柠茶,虽然是午后红茶那款,与香港茶餐厅里几大片柠檬浮着不同。

Helen她们邀我做嘉宾,三个女人聊了聊香港体验。因为她俩都用了英文名字,所以在节目里我也用的是Louisa,但我听了一下,在对话中其实她们几次按习惯叫了我海玲,哈哈,反正也无甚可神秘,不如实名写几句。

导语是Helen写的,“三位在1980、1990、2000年代先后抵达香港的女性,用她们的记忆勾勒出香港数十年变迁的轨迹。香港是家、是驿站,还是一段需要和解的过去?”
导语写得真好。

对于我来说,香港既是家,也是驿站,更是一段需要和解的过去。

Helen为这集播客配的音乐是梅艳芳的《似是故人来》,这也一下子戳中我心。

我请在国内的一个妹妹替我下载了发来,然后我点收藏,这样我随时可以听——很笨吧,我不会自己下载音乐装在手机,但笨人有福啊有人帮忙。

最近在想村上春树那句“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以及忘记谁说的了——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

不不不,我才不是浪漫派,绝不是说一见钟情诸如此类的桥段。虽然我也很喜欢贾宝玉对林黛玉唱的“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我想说的是,所有的相逢,都是重复自我与人的相处模式,你会发现在一段又一段的关系中,像是在复制些爱恨情仇,直到你发现,最终你绕很大一圈,与自己相遇了,彻彻底底,探索自身,疗愈自己,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自我。

另有一件尝试的事,前阵子我上了一个剧本班,在涩谷的“映画美学校”,每周二晚上,可以在线也可以去学校。地点就在EuroLive电影院下面,有现役的导演和编剧来教,我上了半年,体验到与一群喜欢电影的人一同上课之开心,但我发现自己不会写剧本,现在我一下手就是这种随笔型,所以我已经没有报后期课程了,跟老师说,山水有相逢,等我下次再来求学。

还有,自从在熊本跳了一次尊巴Zumba,我就在家附近找教室,还真被我找到了。跟着老师,跟着音乐,跳完一场,神清气爽。

人生苦短,不过百年,有什么想学想做的,建议赶紧去。

最后给你们看看我的扑克牌,这是我秘藏的业余休闲,通关,我小时候我父亲经常在桌子上铺展开玩的,如今于我也是放空大脑的时刻。这时候我会想起我父亲,果然人会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依靠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会展现出很多非遗传基因的品性来,但年纪越大,遗传基因的力量就更突出。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活着活着发现,咦,我怎么这么像我爹妈。
也是一种似是故人来。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1315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