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钟志良:“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和细节”
日期: 25年07月3期
文学园地

作者:钟志良

—著名小小说作家凌鼎年走进惠州小小说大课堂第96课


 
夏日的惠州西湖,水光潋滟,百花盛开;岭南(丰湖)书院乐群堂里,书声琅琅,气氛热烈。6月28日,著名小小说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凌鼎年应邀走进惠州小小说大课堂第96课,与惠州的小小说作家及爱好者面对面交流,传授小小说创作技巧,受到热烈欢迎。广东省和惠州市小小说学会会长、一级作家申平,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副会长、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肖建国,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名誉副会长、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海华,惠阳区作协主席李小惠,惠州市小小说学会秘书长钟志良,副秘书长毛小玟、杨君妮,惠城区作协秘书长唐丽萍以及小小说作家40多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广东省和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雪弟主持。


 
凌鼎年,中国作协会员,在《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人民文学》《香港文学》等海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过作品7000多篇,1200多万字,出版过英译本、日译本、韩译本等个人集子67本,主编书籍245本。作品被译成英、日、韩、法、德、俄、泰、土耳其、西班牙、维吾尔文、波斯文、菲律宾文、马来文、越南文、缅甸文、蒙古文等16种文字,16篇作品收入日、韩、美、加拿大、土耳其、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大学、中学教材,另有作品收入海内外600多种集子。获《小说选刊》“茅台杯”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首届叶圣陶文学奖、首届吴承恩文学奖、首届蔡文姬文学奖、首届吴伯萧散文奖、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事业推动奖等360多项,2011年被美国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授予“为中美文学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奖”。太仓还建有凌鼎年文学馆。


 
课上,凌鼎年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素材和细节”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的作品《拍红船的老人》《参加过郑和下西洋的女人们》《荷香茶》《血经》《书斋之名》《鹊巢》《义丐》等小小说作品,详细介绍了这些作品从发现素材,到构思、加工的整个创作诞生过程,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告诫作者一定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和细节。他说,素材是故事的骨骼,细节能使作品有血有肉。有了好的细节,就能写出好的作品。在写作的过程中,口子要小,背景要大,立意要新,开掘要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发现,随时记录,记录下来就是你自己的了。同时要善于思考,思想有多深,作品就有多深。作家的想像力就是作品的生命力。另外要善于使用道具,这也是小小说的技巧之一。


 
凌鼎年曾经在微山湖畔的煤矿工作生活了二十年,基层生活使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又因为他从江南水乡到苏鲁交界的“千古龙飞地”生活,有了南北文化的碰撞、交流,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他并不满足,一双眼睛总是在密切观察着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参与了大量的社会活动。据说,他骑自行车上下班时,常常思路很活跃,会产生奇奇怪怪的灵感与联想,他会马上停下来,掏出手机记录下来,有时,骑几米又停下,又记录,到工作室后,再录入电脑。他的电脑里一直保持着100条以上的原始素材,保证他可以随时拿来进行创作。他不但关注现实,也关注历史,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经过他深入挖掘、思考、改造,都成为小小说名篇。比如他有一次在苏州的一家寺院里发现了一部血写的经书,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素材,向住持方丈不耻下问,了解了能问到的书写血经的相关细节,掌握了这些,为构思小说奠定了基础,但怎样才能把这素材写出彩呢?他却颇费琢磨。后来,他把这个故事放置到抗战这个大背景下,塑造了弘善法师、养真法师两个和尚见前方将士在为保卫国家流血牺牲,发誓也要为抗日出点力,流点血,就每天轮流在舌尖上采血,用以抄写经书。待血经抄完,二人早已形似枯槁,然无比欣慰。


还有,他偶然听说他家乡有传闻:郑和下西洋船上是有女人的,他敏感到是个有价值的史料,就多方打听,终于证实当年船上招募过善女红,懂接生的中年稳婆,沿途为东南亚岛国与非洲产妇接生,传播中医,传播中华文化……经过凌鼎年的加工、改造,这个传闻在他笔下就化作了一篇颇有可读性的小小说作品。

同样,《义丐》这篇作品,是凌鼎年根据州志里记录一块碑刻“明义丐绝粒处”六个字铺排成文的,最后,还生成了一篇纯虚构,一篇带纪实性的姊妹篇。另外,描写当代生活的《拍红船的老人》《荷香茶》《书斋之名》《鹊巢》等,也是在平常生活中发现的素材,然后,充分展开想象,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融合进去,以讲故事的形式,完成人物的勾勒、塑造,让读者在读完故事后,有所悟,有所得。
凌鼎年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使现场听众深受启发。在互动环节,凌鼎年还回答了与会作家提出的关于AI写作和如何处理人物原型等多方面的问题。


 
雪弟、申平在总结时说:凌鼎年先生出道早,作品多,影响大,他今天“以文案说道理,”为大家上了一场生动的小小说创作辅导课,相信大家收获颇丰。凌鼎年多年来在小小说创作领域坚持耕耘,孜孜以求,其足迹踏遍全国,走过半个世界,编著了《世界微型小说百年大事记》等书,为世界小小说的发展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尊敬。我们要认真学习凌老师的创作精神,凝心聚力,认真写作,为这个时代奉献更多好作品。


 
文字:钟志良;  摄影:杨君妮;  编辑:毛小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1205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