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孙晴:散文大家 唐宋八大家
日期: 25年02月2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孙晴 

最近两个月我们这里的图书馆内部修整,不开放。我一直是手头一本书,现在借不到了,就从手机中找点东西看看,唐宋八大家一下子跃入我的眼帘,就是它了。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是散文大家。前两位是唐代的,后六位是宋朝的。 

韩愈和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他们认为当时的骈文太死板,艰涩隐晦,为了数量对称,废话太多或剪裁太多,只注重形式技巧,束缚内容表达,不利于叙事,文风萎靡,形式僵化,所以要改革。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骈文,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他的《师说》是一篇议论文,阐述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批判耻于求师的世态,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师说》的大意是人生下来什么也不知道,需要从师悟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学生。闻道有先后,术有专攻。”也就是说一个工程师也可以向农民学习,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怕你身边的一个清扫工和快递员也不可小瞧,他们也许有你不会的技能。 

韩愈的《马说》是一片论说文,通过对世上有无千里马这个问题反复论证,归根到底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缺少伯乐。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抒发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愤。论证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真是一篇传世佳作。时隔一千年,一点也不过时,仍然有很深远的意义。文中提到如果一匹千里马在马棚里,没有遇上伯乐,那它一生出苦力,像奴隶,根本创造不出优秀成绩,仅仅是被埋没而已,道理很明白。韩愈还创造了331个成语,如:不平则鸣、虚张声势、飞黄腾达、旋转乾坤、再接再厉、坐井观天、业精于勤等等等等,他脑洞大开,真的很厉害! 

欧阳修是千古伯乐,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欧阳修是主考官,他对苏轼十分欣赏,说你的文章将会是天下第一。嘉佑二年考上进士的有苏轼苏辙,王韶,张载,曾巩等十几人,欧阳修推荐了很多有才的后生,真是一时群星闪亮。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里的一个千年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醉翁亭记描绘了秀丽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画面,抒发了他遭受打击寄情山水以作排遣。 

柳宗元的《三戒》说有人依仗权势触犯他人利益,放肆做坏事,这样会招来祸患。提出的问题很尖锐,针砭时弊。他的代表作《永州八记》,是他被贬时的一组山水记,借以抒发心中的郁愤,对景物的描写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欧阳修和苏轼都受到他的影响。 

苏洵的《六国论》,说六国灭亡,不是他们的武器不锋利,打仗不好,问题是用土地来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苏洵以此文来警告宋王朝对辽夏和西夏的屈辱政策,会招来同样的下场,表明了他的深远的政治见解。可惜,统治者是听不进谏言的,苏洵死后六十年,北宋重蹈六国覆辙灭亡,遗憾! 

苏洵当年考进士落第,他干脆不考了,把精力放在做学问上和培养儿子身上。苏轼苏辙很争气,双双考上进士做官。唐宋八大家他们一家竟占了三个,称为三苏,很了不得。 

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说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道元以为下面靠近深潭,破浪振动水石相碰,发出钟的声音。李勃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发出声音,以为是这个原因。苏轼怀疑这两种说法,亲自去考察,绝壁下面有巨大山石竖立着,山石中都是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会发出钟的声音。他坐船到两山之间,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中间是空的,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又吐出,发出钟声样的声音,以事实否定了以前的两种说法。第一段提出石钟山两种得名由来,及对此说法的质疑。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实景,探明其名由来。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由来的感想。凡事不能主观臆测去推断,而要实地考察,他叹息道元简略,李勃的浅陋。此文结构独特,行文曲折,逻辑性强。 

苏轼宋词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大气磅礴,恣意洒脱,也有多情温柔的一面。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了对山河的热爱,对周郎豪情的仰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劈空写来,大笔淋漓,气势磅礴。在苏轼之后的时代里,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位超过苏轼的词人。他的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弘,豪放词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关心社稷荣辱,关注百姓疾苦,胸怀壮志,正义凛然。 

他多次被贬,但在被贬期间仍然做出许多功绩,杭州的苏堤和三潭印月,都是苏轼为了疏通西湖为民做的水利工事,至今仍被称颂。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谈妆浓抹总相宜。’‘是写西湖诗词中最精彩的一句。他的东坡肉太好吃了,是大家的所好。唐宋八大家,苏轼是最特别的一位,他阳光正义乐观,什么都压不倒他,给后人无限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正确指导。他对爱妻的悼亡词令人肝肠寸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词里说昨夜我们回到了家乡,看到你正在窗前梳妆,你我默默无语,只有泪水和忧伤。苏轼借梦抒情,绝妙之笔。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学问也是了得。兄弟虽然性格迥异,但感情非常好。苏轼有一次得到一个砚台,很喜欢,但回家后却忍痛送给了弟弟。弟弟对哥哥也很好,哥哥家孩子多经济困难,他倾囊而出。他们在两地当官,书信频频。对于苏辙来说,苏轼不仅是哥哥,还是老师和朋友。苏轼被贬时期,写给苏辙的信,以苦作乐,不畏逆境,把艰苦境遇描述得极尽乐趣。 

王安石的词《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有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生动之极,至今人们还那么喜欢用。 

他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好词。 

 曾巩的代表作《墨池记》,《醒心亭记》等等,他的文风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象。他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那么有气势那么鲜活动人。 

有朋友问我,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李白和杜甫?我查了一下,唐宋八大家是散文大家,李白杜甫是诗人,文学体裁不同,所以没有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不仅散文好,诗词也很棒,还有政治能力等等。 

唐宋八大家他们把文字用到最高最妙,我对他们很佩服和敬仰。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运动,使古文面貌焕然一新,创立了新的文风,才有了后来的白话文,给后人奠定了写现代文的基础。我在所有的文体中最喜欢散文,散文中最喜欢随笔,这次好像找到了最好的散文教材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很开心,时隔千年,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学习。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1013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