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龙冬/张晨:这些草月流作品到底好看在哪里
日期: 24年09月4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龙冬/张晨

晓春花道草月流国际教室于9月4日至7日在草月会馆的石庭上,首次以一己教室之力举办了日本和国内教室的联合花道展,开创了旅日华人首次在草月流的圣地举办花展的先例。


步入大厅,草月流独特的大气和震撼扑面而来,34个作品的布局与建筑史上享有盛名的草月会“石庭”珠联璧合,充满了秩序和严谨的计算与规划,美不仅是恣意大气,也是内敛矜持,理性和感性、宁静与奔放,在这些作品里洋洋洒洒,在一个充满天地人的美好空间,感受色彩、图案、形状、芬芳灵气。



花展获得了超凡想象的成功,首日一早便收到了草月流现任第四代家元勅使河原茜的贺电,日后茜家元还拨冗临场挨个观摩,仔细倾听作品解说,不住地给予赞叹和鼓励,草月流的前辈们也纷纷前往现场支持吴晓春这位与时俱进的后起之秀,其中不乏8、90岁拄杖专程前来助威的追随第2代家元的大师们,大家一致为她将建筑力学等理性的新兴科技原理绝妙地融入感性的花道作品并不断升级的创新能力赞不绝口。

草月流花道的特色是以“线”、“色”、“团块”为基调,繁衍出千变万化引领时尚的创意和情怀。


作品1由云泥美学的张宇和龙冬出品,题目是《山异风同》,展示“线”的主题。
 作品由两个山型主线条构成,“高山”取形于北派山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横山”取形于浮世绘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中的《富士山》,将柏枝通过古技法塑造笔触成山,交叠眺望,一步一景,变化中感受两座山峰异域的跨空间结构。作者复兴古技法,一根枝条使用了多达十余个楔子,在适度破坏纤维并不完全折断的结构下,既呈现出设计中的弯曲弧度又维持了枝条生命力的供水连接,制作出足够的韧性和理想的山型。


作品选用了鲜花向日葵,致敬勅使河原苍风的“拥抱”造型,起伏绵延结构形成花丛的浪漫味道,横向拉长鲜花做为花器之间的链接,达到整体造型即开阔又凝聚的意境,而鲜花向日葵则呼应暖气片供暖的属性,力求使花器结构与山相应,在意义上也达到统一。
为了营造这一特殊效果,作者专门用暖气片设计了原创花器,暖气片在1845年诞生之初就是实用和设计结合的典范,经过近200年的不断迭代完善,更具备怀旧的时代印记,经过重新切割焊接,并设计了超级重量用以加强底座的稳固,形成老物件再设计的创新花器。




作品2是展示“团块”的主题,作者黄云,顾问片山健。作品呈现了草月流一贯的态度,像草一样亲切,像月一样明亮。

灵感触发于这一组白瓷手绘蜜蜂畅游春天花海图的荷兰花器,由于展场呈长方形,和这组花器正好可做一个“连花”的作品,即:用一组花器呈现的造型,花器上的色彩和龙柳枝条横向连贯,利用枝条的韧性连接每个花器,挑选与花器色彩匹配的鸡冠花组成一个大型的团块,用白色满天星呈上启下,虚实过度。

作品若隐若现地展示出花材与器皿、造型与空间、张驰有度的自由、和谐内敛的色块。




作品3是通透球体曲面设计,是集体作品。晓春教室独创的直线曲面设计已成为晓春花道的代名词,以草月流艺术审美为基础,以强大的建筑力学学术为背景和视角,以草木及异质素材为载体,传递和探讨草月流大型装置的无限可能性,并进行可持续可变化可商业的探讨。

晓春花道建筑化装置,从2023年参加东京草月流秋季展的第一座单体直线曲面造型,到2024年在中国阿那亚金山岭山谷音乐厅广场制作的大型围合式落地直线曲面装置,东北云琅艺术中心空中式直线曲面,再到本次草月会馆石庭展出的“通透曲面”作品,晓春花道一直在延伸和探究直线曲面,并把曲面升级成通透球面,以三个硬直线加上软连接形成稳固的三角,重复组合成球体,硬线软连接的长短组合,形成拉力压力和轴力共同作用的力学结构,在确保稳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美学创作,组合出幻化多端的造型,形成单一元素多种组合的再创造,统一而丰盛,协调中富于变奏性。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0831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