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潘城:林祁与日华文学三十年
日期: 23年12月4期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潘城

林祁在新著《风骨与物哀之间》系统介绍、评论与研究了1990年至2020年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三十年,这是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为当代日华文学立传的成果。

林祁曾于1989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后于日本立命馆大学攻读东洋文学,又在北京大学师从谢冕先生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对中国文学特别是东亚文化有独到见解。同时她本身也是日华作家群体中的重要成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以及非虚构作品。正是沿着这样一条学术与创作轨迹一路走来,她对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进行了全局把握与深度思考。

本书原名“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史”,之所以称新“三十年”是为了对应钱理群等人的经典《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17—1949)》。两个“三十年”的对应在日本华文文学中展现了“镜像”的重要意义。正是在这个新的“三十年”里,大批的华语作家以留学生题材为主流,开始书写东瀛和故乡中国,打破中日两国文学一段时间内相对隔绝与沉寂的局面,再次连接起自五四中国留日知识分子开创的“日本体验”文学传统。
我国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果从1982年在暨南大学召开台港文学研讨会算起,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纵观四十多年来的华文文学研究,可以看到它是在全球语境下热烈展开的,但遗憾的是,其间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却始终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忽略。也许是因为20世纪初的留日或旅日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几乎重叠,鲁迅、郭沫若、茅盾、周作人、郁达夫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群星的耀眼光芒使得文学研究者难以发现当代日本华文文学的光泽。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代日本华文作家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支撑——母国文化地位的不断上升,在这个新的“三十年”里,中国对外交流的加深和中国国际形象的不断好转也成为日本华文作家写作的一种背景。

与单纯的文学史书写比较,《风骨与物哀之间》是史与论的结合,在历史的清理过程中不仅全面展现了这三十年来活跃在日本的华文文学作家与作品的整体风貌,也体现了近年中国文学史领域的反思与突破。在书写的体例上结合了《史记》的传记体与《汉书》的编年体。纵向以三个十年为时间坐标展开,而这三个十年正是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发展三十年所历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编)初始期:越境的文学与文学的越境(第一个十年:1990—2000年)。以1990年第一部留学生纯文学杂志《荒岛》的诞生作为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起点。这是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初始期,可用“越境”作为关键词。第二阶段(中编)成长期:“跨”世纪的日本性体验(第二个十年:2000—2010年)。这是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成长期,可用“体验”作为关键词。第三阶段(下编)丰富期:“放题”于中日之间(第三个十年:2010—2020年)这是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丰富期。可用“放题”作为关键词。
在文学史的梳理之外,作者精准抓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进行研究与评论,各个章节基本形成了日华文学的一部“列传”。其中既有“知日派”散文随笔作家李长声、姜建强、张石、房雪霏、杜海玲、万景路、毛丹青等,诗人祁放(弥生)、田原、林祁、春野等,小说创作(包括虚构与非虚构)有杨逸、华纯、亦夫、陈希我、陈永和、黑孩、李小婵(元山里子)、蒋濮、哈南以及孟庆华母女等。除了作家群体外,还研究了早期文学刊物《荒岛》《蓝》以及《中文导报》《东洋镜》等日本华文创作的平台。
“风骨”与“物哀”是林祁从中国与日本的文学中抓取出来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将“风骨”与“物哀”作为中日不同的文学传统加以比较,进而提出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特色在于“之间”,恰是这部著作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日华作家作为被研究的对象,本身就是中国新时期跨文化的产物。那么跨越的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中日之间的地理与历史吗?从这部著作中常常可以发现一组一组呈现两两对应的关键词,比如:“风骨”与“物哀”,“抗日”与“哈日”,“崛起”与“漂流”,“主流”与“边缘”,“虚构”与“非虚构”,“我者”与“他者”,“囚禁”与“救赎”……正是这些频频出现的对应概念使得连接与跨越它们的“之间”成为关键。“之间”是作者长期不断思考的一个精神场域,在“之间”焦虑,也在“之间”探索,并且形成了独特的“之间”美学。

关于“之间”的探索,书中指出一个突破在于“知日”。“知日”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角度,即进入其内的写作,而不是外在的臆想话语。“知日随笔”上承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传统,经三十年零距离的日本考察,三十年菊与刀的“田野”功夫,说话有了底气,下笔不卑不亢,不反日亦不哈日,强调知性、智性“之间”性的立场。由此,日本华文文学的文学谱系对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从“抗日”“哈日”到“知日”,为中华文化提供了新的视界与空间。近而探讨“混血”于中日文化之间的特性而跻身于世界新移民文学大潮,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角度和深度。
“风骨”与“物哀”的碰撞,使日本新华侨华人作家进一步调动风骨传统,并在“物哀”的濡化下,实现文学创作上的种种体验。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所承载的“文学交流”“文化交流”,而是一个生命体全面介入另一种世界的整体感觉,是以感性生命的“生存”为基础的自我意识的变迁。这个被作者揭示出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作者自身,与其说《风骨与物哀之间》是一项研究,不如说是作者在中日之间生存、生活与生命感悟的积淀,从这意义上说这部书是从新日本华侨华人三十年的土壤内部生长出来的收获。恪守着中华的风骨,也感染了日和的物哀,日本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继承者着鲁迅们的彷徨,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在焦虑中不断探索。

我曾对林祁教授说笑:“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三十年中,我勉强可以算进最后一年。”即便是在这短暂的一年中,我对日本华文文学圈的交往与认识也已成为自己进行跨文化思考与写作的一份宝贵财富,何况这部沉甸甸专著的作者是以自身的“三十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学术视野,亲历并观照了日本新华侨华人文学的三十年。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023年12月14日夜   建德 新安江边)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0482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