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丁如霞:纪念我的外婆孙锦——西泠印社首位女社员
日期: 23年11月3期

作者在书坛院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丁如霞

我的外公吴金培,又名吴隐,字石潜,号潜泉,又号遁庵,原籍浙江山阴(现绍兴)州山柯桥里庄村。1867年农历六月卄四日生,1922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去世。光绪30年(1904)与挚友叶铭、王禔、丁仁在杭州孤山,丁仁父亲丁立诚为家族墓地备用,买下的地处于湖山最佳处的一块留有唐、宋时代的一些破损建筑残跡的荒地,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以地处西泠为名,创立了"西泠印社"。

外公的原配妻子姓王,山阴州山柯桥三佳村人氏。生有两个儿子:潜生和熊生。潜生1897年出生,七岁时夭折。熊生,名吴熊,字幼潜,1902年10月出生,1967年7月去世。吴熊出生一个月,母亲王氏去世。




西泠印社首位女社员孙锦

孙锦是外公的继室,山阴柯桥六合乡州山村人。1883年农历七月初七生,1942年农历五月十九去世,享年59岁。生有三个儿子:锦生、鸿生、钰生,一个女儿,即我妈妈华英。锦生生于1907年7月,去世1979年2月。鸿生出生1908年12月,1909年11月夭折,钰生1914年11月出生,1919年10月去世。妈妈生于1912年农历九月初七,1969年农历十一月十六日在台湾去世。

孙锦出身书香门第,字织云,典出苏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文有“天孙为织云锦裳”句。外公吴隐娶外婆孙锦在1906年,妈妈曾回忆说,外婆很聪敏,是西泠印社最早的女社员。很有才干,写得一手娟秀的楷书,擅作诗吟词。西泠印社成立后第一个修复改建的建筑物,是粉墙黛瓦,古朴雅致的仰贤亭。仰贤亭里28位先贤的篆像外,即刻有孙锦醒目的题跋一则: “仰贤亭畔锲贞珉,列宿元精妙写真。莫与云台冠箭比,昆吾寸铁更无论。”与仰贤亭旁连着的建筑“宝印山房”,1912年孙锦在宝印山房作诗云: “颉文史籕归曾谙,周鼓奏碑子细参。底事旁搜金蜨谱,令人不薄赵悲庵。”同年,建山川雨露图书室亦作书云: “东壁图书惜古芬,山川雨露亦奇文。牙籤玉轴谟觞館,何止芝英辨五云。”
 
    
仰贤亭              



山川雨露图书室

1915年,吴隐在孤山西面丁仁所捐的社址旁边出资购买下一块地,陆续在这块地的范围内建造了遁庵、潜泉、岁青岩、还朴精廬等多个建筑。最先造好的一处房子,吴隐以自己的号"遁庵"为名。外婆則赋诗:“窗户青红湿未干,水云佳处一凭栏。西湖山色玲珑甚,并作蟠螭翥风看。”
 

遁庵

2010年9月,西泠印社原文物处处长王佩智先生编著的《诗意浓浓一一西泠印社园林》,考据孙锦在西泠印社曾有诗词字迹20处,可惜百年风雨沧桑,多数没能留下。

外公外婆年龄相差16岁,二人志同道合,对偶天成。外婆也善篆刻,尤精小印,并善拓印章边款。吴隐所编印谱,多有夫人手拓印章、边款。

1913年11月,孙锦与吴隐合刻“罗刹江民”白文印一方赠王福庵先生。1917年初春,孙锦为《蕙风词话》作者,后来成为陈巨来岳父的晚清词家況周颐,刻“況周颐印”白文印一方。


     



丁仁曾在《咏西泠印社同人诗》赞孙锦: “蝇头细篆析毫厘,匕首夫人擅巧思。珍重芳名劳弱腕,前惟何媛后韩姬。”

我对外婆的深入认识是在旅居日本之后。2009年,有一天我的好朋友,全日本篆刻联盟副理事长,大东文化大学书道学科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员河野隆先生举办《平平凡凡四十印》展览赏析会,邀我参加。那是我第一次受邀参加日本篆刻界的学术活动,业务不懂,人际也没有。

我很拘束地进入会场,只见展场里都是玻璃柜台,里面并列放着许多大小、形状不一共40个,印文“平平凡凡”的篆刻作品,另外还专列有6个,也是刻着“平平凡凡”四字。原来是河野隆先生为纪念日本诗书画印一代名人的三村竹清先生。

三村竹清先生(1876-1953)在1907-1916的十年之间,收集了38位当时日本和中国的篆刻名人创作的“平平凡凡”印章。这38位篆刻家,有27位是日本篆刻名人,11位是中国的篆刻名家。分别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丁仁、王禔、叶铭、吴隐,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及孙锦、徐新周、童大年、胡然、汪厚昌、方若。在这些人中,我感到惊奇的是其中唯一的女性篆刻家,居然是我的外婆孙锦!38位中日名家每人一方,加上三村竹清先生自己的两方印章,共40个。展场的另外一角是现代日本篆刻名家(二世)中村兰台,松丸東鱼,小林斗庵等6位的作品,可谓篆刻界的盛会!
 
       


『平々凡々印譜』(河野隆編 晨風会、2009年)

《平平凡凡四十印》一百年来公示于世的记载有三次。第一次是三村竹清先生以十年时间收集的38家作品和自己篆刻的两件作品,共40方印影和边款拓做的善本。第二次,1985年由木耳社出版社印刷,加上了印章采用的石材用料,刻章人的出生年月,刻成年月,刻印时年龄及报酬,全做分别说明。这些记载清楚显示了除吴昌硕之外,孙锦是润格最高的。第三次在2009年,即令我大开眼界,亲眼目睹的那次金石之缘。此展增加了6方现代名人的印章,更有为45位篆刻家详作说明,图录为“平平凡凡印谱”,河野隆先生自己书写扉页。我如持至宝,珍藏这本历经一百年之久,有我爷爷、外公、外婆作品的《平平凡凡印谱》。
    



三村竹清(1876‐1953)编
    





『平々凡々四十印』(木耳社、1985年)

外婆孙锦还独具一技,她能拓砖、拓钱币、拓青铜器款式和全行。书坛院是1919年创立的日本老牌书法团体,至今逾104载,院内图书馆藏有中日等国书法、篆刻、碑文等古籍。2008年为准备和日本泰书会在上野森之美术馆举办首届丁鹤廬作品展览会,我和李忠和先生一起去书坛院参观。时任副理事长飯山素木先生知道我又是吴隐的后代,非常高兴,说“我们有吴隐的宝书”,自己马上去库房捧出一个很重的红木盒子,然后特别有仪式感地恭恭敬敬地安放在桌上。
      




看得出这是年份很久的红木盒子,上面刻着《遁盦古砖存》,飯山先生小心地打开盒子,里面一套八册的拓本原件展现在我们眼前,他拿出后,又一次讲“这是吴隐先生的书,在日本很少。”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页一页拜看,然后被一个特殊的红印“织云精拓”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叫出声来,这不是我外婆的印吗!这套《遁盦古砖存》居然有9页,盖着孙锦不同的红印,孙锦拓的古砖作品。


     


2010年9月,飯山素木先生在书坛院的月刋《书坛》九月号“书的鉴赏”撰写文章,把这件事的前后过程完整记录在他们的院刊上,留下了吴隐和孙锦百年不朽的作品原件的见证。
       


每年5月和11月,书坛院于春秋两季举行院内会员和学生的作品展,他们都给我发邀请函,我也至少一年要去一次覌摩学习,至今已与四代理事长们有过交流,并一直保持友好关系。有机会我还要慢慢再拜看他们保存着的吴隐等先贤的其他作品,特别要找寻里面十分珍贵的外婆孙锦的作品。


吴隐在事业上的成功,离不开孙锦的心心相印,合力玉成。在西泠印社初创的十年间,吴隐前后四次共计捐赠490个大洋,另有印谱30余部和大量书画物品,这与夫唱妻随的贤内助孙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更有甚者,社史记载,孙锦自己还两次拿出过20大洋的私房钱捐赠社用。可见外婆非同一般女流之辈,有才有艺更有越女豪情。

孙锦还擅长制作印泥,吴隐的潜泉印泥就是夫人兢兢业业专研调制的。上海西泠印社的印泥秘方一直由外婆改进并完善质量,终至成为东南亚及海内外驰名的印泥品牌。吴隐去世后,上海西泠印社的经营业务有大舅吴幼潜任经理执管。二舅吴振平任副经理,两兄弟继续父亲的事业。

1934年大舅、二舅分家。外婆就随着二舅吴振平迁往新居广东路239号,那是沿街5层楼的店面房子。一楼店堂,对外营业;二楼印泥生产工场;三楼二舅二舅妈和两个孩子(表哥表姐); 四楼外婆和一直跟着外婆的佣工(老娘姨); 五楼是店的仓库。二舅吴振平掌管店铺和营业。外婆则专心改良和制作印泥。她把做印泥的配方,生产流程,秘诀都手把手传授给了二舅妈。由于常年的劳累,外婆晚年多病,逐渐瘫痪卧床不起。1942年农历五月十九日外婆仙逝,归葬杭州留下杨家牌楼的杨家坝。后来,1979年2月去世的二舅,1983年去世的二舅妈与外婆三人合穴,合葬在杭州留下杨家牌楼杨家坝。

今年正值有“天下第一名社”盛誉的西泠印社建社120年,又逢西泠印社首位女社员孙锦先外祖母诞辰140周年,以此缅怀和纪念!先祖们在九泉之下定亦为今日印社胜景欣慰,笑逐颜开!
 
二0二三年十一月丁如霞拜记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20437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