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胡泊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妈妈们放弃了自己的休闲娱乐,在线听石田老师讲课。今天的题目也很有趣, 孩子问“为什么要学习?”家长如何作答?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曾经在自己的孩童时期讨厌过学习,喜欢过学习,不得不学习?爸爸妈妈们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样子吗?儿时的自己又是否想过“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呢?
现在,被孩子问起,大多数的家长会说出以下几条不得不学习的理由:先苦后甜;将来能进好学校;将来能有份安稳的生活;大家不都这样吗?就应该这么做,哪儿那么多为什么;今后多一些选择;总有一天会有用的;学习的时光就这么十几年,以后想学都没机会了……您是否也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孩子接受了吗?
.jpg)
如果孩子觉得你是在唠叨或说教,并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因为家长和孩子的视角不同,特点各异。家长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能想象出无数种不同的未来,所以很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承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特点就是“活在当下”。这四个字写着容易做着难,是很多修行人望尘莫及的境界,却也是孩子的天然属性。所以,孩子很难去考虑未来的事情。当然也会出现很少一部分孩子非常强烈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并逐步按计划实现;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玩”是天性,被好玩的事情吸引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他们完全沉浸在当下发环境氛围中,凭借自己喜好出发,不考虑得失,天真无邪,即兴快乐。这才是孩子本来的样子。
但是家长往往忘了孩子该是什么样,而把对社会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像成年人一样思考,有计划性,有前瞻性,信守承诺,处事周全。亲子间的矛盾往往就这么产生了。
那么对于学习的意义,到底应该怎么回答呢?首先,可以和孩子确定,学习是有意义的。近代教育开始150年来,全世界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学习学校科目。如果真的没有意义的话,早就应该消失被取代了,为何到现在依然存在呢?
如果孩子尚小,家长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思考:“你觉得为什么学习?”“你愿意听我的想法吗?”“你觉得我说的对吗?”“你认为不是这样,为什么呢?”这些提问,并不是为了跟孩子探讨出学习意义的深奥话题,而是在问答中,向孩子表达家长愿意倾听,且尊重孩子的心情。建立起信赖关系,家长才能和孩子更顺畅地走下去。而一味地说教,灌输自己的观点,只会招致孩子反感,从而对家长关闭心扉。
对于初高中的孩子,家长可以这样来解释学习的意义:“为了思考方式而学习”。比如说,我们学数学,有的人会想,会算账就行了,甚至会按计算器就好了,为何要学数学?其实在认识数字,公式,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用数量关系来链接客观世界。通过对数字,题型,公式,算法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盘对和推理能力,有效地训练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如果想要脑子变聪明,就需要通过各科知识的习得,反复训练,巩固掌握,达到训练大脑的效果。
巴尔扎克说过一句话: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如果你的孩子也曾问你”我为什么要学习?“,请给他大大的一个赞吧,说明他是一个爱思考有智慧的好孩子!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