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瑞士小城日内瓦,如何成为国际大舞台上的名城?
日期: 2021/06/21 12:12
瑞士小城日内瓦,如何成为国际大舞台上的名城?
最近,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瑞士日内瓦城举行特殊的峰会进行面谈。这两个军事实力最强大国家的首脑会晤,又让日内瓦这个小城被世界的目光聚焦。

日内瓦在过去的百年间已经多次承担了签订国际协议,解决国际争端的角色。那么这个瑞士小城为何能够承担这样的角色,以及如何改变当时的国际局势的呢?

一、为什么是日内瓦

若不是有国际政治的深厚渊源,日内瓦本来应该是一个风景秀丽、宁静祥和的湖畔旅游胜地。它虽是世界城市排行第65名的瑞士第二大城市,但是人口却只有20万人左右,还没有中国许多区县的人口多。

日内瓦之所以会成为国际名城,与瑞士的外交政策与宗教局势有着深厚的关系。

在16世纪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冲击着罗马天主教廷的权威和影响力,使得一些宗教思想家试图冲破天主教的束缚而自创一派。

在日内瓦,法国宗教思想家加尔文创立了独特的新教教派加尔文派,并使得该新教派系成为影响力最广的新教分支,日内瓦因此也成为“新教的罗马”。

此时的日内瓦州还是一个独立的政权,没有加入13世纪末由各州成立的瑞士联邦。但是由于它在新教徒当中的高贵地位,日内瓦已经奠定了自己成为国际名城的基础。

17世纪初的三十年战争,是欧洲新教势力对哈布斯堡王朝天主教势力的一次重大打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奠定了欧洲近现代国际关系规则的基础,也让瑞士联邦得到了独立。

瑞士在之前几百年的时间也参与过欧洲争霸,但是实在搞不赢旁边的法国、神圣罗马帝国等几个大佬,各个州之间也发生过多次内战,于是在开始趋向中立外交。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曾经短暂得吞并过瑞士,之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瑞士再次获得独立,日内瓦州也终于入了瑞士的伙。

再次独立的瑞士,宣布自己永久中立的政策,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在国际争端中,争端双方要选一个地方和谈,或者几个国家要签订一个条约,若各方争议很大,都不想让对方到自己家来开会,那么选择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场所商谈无疑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奉行永久中立的瑞士,有着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的“新教的罗马”日内瓦,自然就成为了各方召开国际会议的绝佳场所。瑞士也在欧洲各国的战争中,屡屡充当居委会大妈一样的调停者角色。

1863年,一个富有爱心和正义感的瑞士公民亨利·杜南,实在可怜欧洲战场上伤兵和难民遍地的惨状,在日内瓦发起创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后来变身为国际红十字会。该委员会的倡议得到了各国广泛响应。

1864年8月22日,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12国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签订《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规定了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中立地位和伤病军人不论国籍应受到接待和照顾等等规定,后来又补充形成了《关于改善战时伤者病者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和《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也就是说,过去的战争虐杀战俘和伤兵没人管,但是公约签订后,就必须要保障战争中战俘和伤兵的合法权益了,否则就会受到舆论谴责和国际制裁。

这次会议是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通过的《日内瓦公约》是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史上最重要的国际协定之一,建立的国际红十字会也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

《日内瓦公约》的影响力,在《亮剑》这部电视剧中也得以体现:剧中田雨问李云龙知不知道《日内瓦公约》,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还笑话对方没文化。此后,日内瓦逐渐由单纯的商业旅游城市,过渡为众多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召开地和驻地。

二、“初代联合国”驻跸之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程度把世界各国吓坏了,它们都没想到20世纪的战争会残酷到数千万人死伤的地步。过去战争都是想打就打,没有国际规则可言。为了避免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尽量维护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秩序,列强们决定在巴黎和会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维持国际秩序与稳定的机构。

用当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的话说:“成立国际联合组织,各国互相保证彼此的政治独立、领土完整。”

在当时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大的两方,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大力张罗下,1920年1月10日,也就是《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第一个协调世界国际关系与合作的机构——国际联盟正式在巴黎诞生。

考虑到瑞士中立国以及日内瓦城的国际地位,国际联盟在同年11月搬到了日内瓦,并且召开了包括协约国阵营和新独立国家在内的41个国家共同参与的第一次国联大会。这些参会的国家都是国联的元老。

为什么说国际联盟是“初代联合国”呢?首先,国联设置了大会和理事会。大会与今天的联合国大会一样,由所有成员国出席并商讨国际事务。理事会中设置美、英、法、意、日为五大常任理事国,还有四个非常任理事国,这和现在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与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的设置非常相似,都是由当时世界上实力和影响力最强的一些国家掌控的最终决策机构。

其次,国联设置有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附属机构,协调处理世界各国在经贸、司法、人文、医疗等方面的合作,这与当今的国际法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次,国联通过了《国际盟约》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国联可以依据这些文件调停国际争端,而如今的《联合国宪章》等文件也是这样。

国联原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在30年代就已经走掉了三个(美日意),迅速崛起的德国和苏联也因故离开国联,光靠英法怎么可能hold住这么多强权?

“二战”的爆发直接宣告了国联的失败。战后美英苏中四大战胜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认真组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国际机构和体系,就是如今的联合国。

那为什么新成立的联合国总部不设在日内瓦呢?

这是因为美国借助“二战”成为了世界政治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二战”前就已经是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它抛弃了19世纪的门罗主义而试图做世界老大,联合国这样一个主导世界局势的机构当然是要抓在自己手里的,放在自己家的纽约就是掌控世界的象征。

而且联合国在日内瓦是有一个办事处的,它沿用了当初国联总部的驻地,规模仅次于美国纽约那个联合国总部。这也足以说明日内瓦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三、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两次大会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所以许多人谈到日内瓦会议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朝鲜问题的会谈。但实际上,日内瓦会议的重头戏和取得实效的议题,在于如何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什么是印度支那?就是如今中国南边的中南半岛,它是近代欧洲人对印度到中国之间的东南亚地区的一个称呼。

从19世纪开始,中南半岛的老挝、柬埔寨和越南三国受到法国侵略,被迫成为法国殖民地“法属中南联邦”,缅甸、马来亚和新加坡则成为英国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英国迫于国力衰退,逐渐放弃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让这些国家纷纷独立。但是从纳粹德国手中解放的法国不甘心失去东南亚的殖民地,一直在镇压这三个国家的独立运动。这是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

1953年,新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将联合国军挡在了三八线以南,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望。

在次年,新中国援助越南的抗法独立斗争,在奠边府战役中痛揍了法国殖民者。而美国不甘心朝鲜战场的失利,借援助法军之机,将大批美军派到了越南和老挝地区,试图在中国南部插一颗钉子。

当时的局势是,越南北部胡志敏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权(简称“北越”)在中苏和老柬的武装部队帮助下,对法国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派出军队援助老柬两国的抗法运动。

柬埔寨王国和老挝王国也从法国手中获得了独立,但是柬埔寨境内抗法组织和老挝的“寮国抗战组织”在北越的支持下占据了两国一半的地盘,与资本主义阵营支持的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以及越南南部的殖民傀儡政府“越南国”相对立,武装冲突一直在继续,逐渐演变成了一场代理人战争。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地区的和平与未来问题,联合国会议决定在日内瓦召开各大国和其他战争当事国参加的协商会议。

新中国虽然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作为一颗刚刚取得重大胜利的国际新星,美欧各国无法掩耳盗铃无视新中国的意见,因此新中国也得以参加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虽然凸显了新中国的外交风采,但是表明了社会主义阵营维护独立自主和平的国际关系的立场外,对解决朝鲜问题并没有多少作用,会后朝鲜半岛局势基本是老样子。那么印度支那问题就好解决吗?

1954年5月8日,中、苏、美、英、法、北越、老、柬八方在日内瓦举行谈判。中苏越三国提出恢复核心主张是半岛停战和撤军,同时邀请代表老柬两国人民意愿的柬埔寨抵抗组织和寮国政权代表一起参加会议讨论。

但是法国代表提出老柬两国是被越南侵略的一方,不属于印支战争交战国,因此老柬两国境内的抗战政府应当取消,越南停止对它们的援助,然后达成撤军的和平局面。法国的潜台词是:我在东南亚打不下去了,但是我要保住傀儡“越南国”,还要保证法国对老柬两王国的影响力,不能让两国被越南“侵略”。

美国则干脆不承认这两个抗战政府,拒绝让它们的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甚至应当由“越南国”统一越南地区,试图破坏会议进程。

美国的潜台词是:我必须阻止老柬两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把三国变成我的势力范围。老柬两王国更是对两个抗战组织十分敌视,强烈反对它们的代表前来开会。

眼看双方僵持不下,似乎要重演朝鲜问题谈判破裂的局面。尽管法国是原殖民宗主国,但是不希望继续扩大战争,但是美国实力更强且野心更大,介于战争的愿望也更为迫切,而英国早就想撤出东南亚。

本着争取朋友孤立敌人的原则,中方说服北越调整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英法两方的意见,决定承认柬老两王国的合法地位,搁置让柬埔寨抵抗组织和寮国政权代表参会的建议,承认北越军事支持老柬抵抗组织的状态并撤出北越军队。

也就是说,先解决柬老两国的问题,再解决越南问题。

中苏越一方做出这样的妥协,并不是因为惧怕战争继续,而是考虑到在当下的情况下,法英两国有意愿撤出印度支那地区,在这时候停战可以避免继续刀兵相见,让久经战乱的三国人民能够迅速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北越和老柬两国境内的抵抗组织也能得以保全,也可以挫败美国在东南亚建立新的军事基地并挑起新战争的企图。

至于老柬政府和国内抵抗组织的争端,由两国人民自己解决。

不得不说这是新中国外交智慧的卓越体现,让谈判之路峰回路转。英国首相艾登首先软化态度,向中方保证英国不会同意任何国家在老柬两国建立军事基地。

在16日的限制性会议上,中方正式提出了新的调整方案,宣布北越将会从老柬两国撤军,法国代表则表示越南撤军后,法国马上撤军。

在英法两国的劝说下,美国代表也不得不赞同中方主张,提出美国不会在老柬两国建立军事基地。中方代表又与柬老两国的领导人会谈,劝说两国不接受西方在本国建立军事基地,并建立和北越的友好关系,两国均表示同意。

7 月 20 日、21日,日内瓦会议最终达成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关于在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和《关于在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北越、柬埔寨和老挝的独立国际地位正式受到国际社会承认,越南和美法等国一齐从老柬两国撤军,同时北越与南方保定帝的“越南国”以北纬17度线为界。

会议是胜利的,而局势是多变的。美国没有在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着它有更大的图谋。

1955年,美国违背《日内瓦协定》,扶持吴庭艳取代保定帝的“越南国”而建立越南共和国(简称“南越”)。

1961年,北越为了拔除这个美国傀儡政权,发动统一南越的战争,美国仿效朝鲜战争的先例,派出特种部队介入越南战争,并且扶持富米—文翁亲美势力挑起老挝内战,与王国政府一起进攻寮国战斗部队,印度支那地区再次战火纷飞。

为防止事态扩大,在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的倡议下,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各方又再次回到谈判桌上,这次印度、波兰、缅甸和泰国也加入了谈判。

中苏提出美国应当遵守日内瓦协定,从老挝撤出军队,让老挝保持中立。而美国提出要对老挝问题下一个定义,也就是合理化自己干涉老挝内战、在老挝建立军事基地的企图。

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中方代表、外交部长是久经沙场的元帅,还善于写诗,他以军人的气概和诗人的豪迈,义正词严地驳斥了美方代表的主张。

美方一直找寻能够在合理介入老挝内战的途径,努力拖延会议进程。见美方蛮横无理,东方阵营国家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代表纷纷回国,中国外长也带着大部分代表团成员回国。

美方自以为得计,策动亲美势力加强对寮国战斗组织的进攻,结果反而被寮国打成惨败局,迫使富米—文翁亲美势力与寮国、老挝王国政府三方组成民主联合政府,宣布中立状态。

偷鸡不成蚀把米,美国被迫做出妥协,同意各国提出的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建议。各国代表团回到日内瓦,于1962年7月签订关于老挝中立的宣言,再次确认了老挝的停战与中立状态。

但是美国坚持介入越南战争,中苏各方已经无法通过日内瓦会议的外交形式阻止美国的行动,于是展开了一系列与美国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北纬17度线”的梗就是这么来的。

印度支那问题看似是东南亚一隅之地的争端,实际上涉及到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介入印支战争是美国瓦解英法殖民体系,自己建立世界霸权方针的缩影。

英法两国无力维持东南亚的殖民体系,但是也要给美国添点堵。苏联要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力,而中国要保证家门口不生战乱,进而挫败了美国的企图。因此日内瓦会议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美苏(俄)日内瓦会谈除了解决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之外,美苏(俄)两国在日内瓦举行了多次会谈,这些会议有的取得了重要成果,有的则纯粹是打嘴炮甚至闹笑话的。

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次年,美苏两国又就两大阵营对立和德国的问题在日内瓦举行了一次会谈。这次会议是英国倡导的,最终由英美苏法四国的首脑参加,看做是1954年柏林外长会议的继续。

战后的欧洲需要建立稳定的安全秩序,东西两德国的分裂局面也要得以解决,这离不开美苏两大势力的妥协。

苏联首脑赫鲁晓夫主张把德国问题单独拎出来,另外建立一个适用于欧洲的安全体系,并且解散北约,之后再让德国统一。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则提出应先当让两德在自由选举的基础上统一,之后加入欧洲安全体系与北约体系。在这一点上,双方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分歧太大,没有达成协议。

在两大阵营的裁军问题上,双方也是鸡同鸭讲,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唯一达成共识的是宣传所谓和平共处的“日内瓦精神”,虽然这对美苏关系缓和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85年11月,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首脑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又举行了一次会谈。这次会谈本来也是为了缓和两国关系,解决核武军控等问题,结果闹出了富有喜剧色彩的乌龙。

先是美国国防部长让里根不要对俄国人让步的信件被各大媒体广而告之,暴露出里根政府内部存在的巨大分歧。

之后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和《华盛顿邮报》记者谈话,指出妇女根本不关心美苏会谈这种国家大事,只关心一些婆婆妈妈的事,这瞬间招致全国舆论的抨击,在苏联人面前闹了个大笑话。

尽管如此,里根还是用巧妙的外交策略忽悠住了不成熟的戈尔巴乔夫,用“星球大战计划”迫使戈尔巴乔夫接受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陆基中程导弹的建议,签订一系列的协定,从而限制军备谈判中作出重大让步。

通过这次会谈就可以看出他斗不过美国那帮老狐狸,从而埋下了苏联解体的种子。

总而言之,日内瓦作为见证百年国际博弈与合作的小城,真可以说是见多识广。研究百年来的世界局势变化,一定别忽略它的历史。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19341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