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龙升:在上海逛马路游花园
日期: 25年10月3期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
九州人说 龙升

时隔多年,我随媳妇回到上海走亲戚,亲戚家家住奉贤区,奉贤南临杭州湾,它的西边是金山区,再往西就进了浙江啦。难得到此,亲戚开车带我们逛了奉贤的青溪老街和金山的东林寺。留下青溪老街是幽静的江南水乡和江南园林的组合、东林寺庄严宏伟壮观的印象……

观览了郊区的青溪老街和东林寺,想起去上海市中心部的徐汇区去逛马路、游花园。媳妇上海生上海成长,我虽北人却在沪上度过了少年时代,我说的逛马路、游花园是到曾居住过的永康路一带怀怀旧。

徐汇区的东西走向的淮海中路与南北走向的襄阳路打了个十字,那路口北是襄阳北路,路口南是襄阳南路。从那十字路口往南走,襄阳南路和和较宽的复兴中路打了个十字,再南行不远和一条较窄的马路打了个十字,那就是曾称“雷米路”的永康路。



永康路长近六百米,东段短些,解放前后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都是片市井气氛浓厚的露天菜市场。进入新世纪后,因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需改善市容,东段的菜市场被迁走,欲改成服装一条街。服装街冷冷清清不景气,后来进驻了不少西餐店和洋式酒吧店,变成了酒吧一条街,疫情前我到上海时见到了那酒吧街的兴隆繁盛:屋内吧台坐不下便伸展到了屋外、人行道上停满了刚流行的私家摩托车……很是“闹猛”——热闹。但它太热闹啦,引来小年青和老外饮酒喧哗至深夜,以至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睡眠。因有抗议声声,永康路东段还得变,最后两百米长的街道上迁移进十几家咖啡店,成为了咖啡一条街。坐咖啡屋与人喃喃细语本合上海人的小资情调,这回可能是变对了。

永康路西段长一些,三百多米,是一段栽种着法国梧桐的林荫道,在那树叶遮天蔽日的道路上踱步,觉得清凉惬意。法国梧桐中文名称悬铃木,作为行道树,百余年前被住在上海的法国人从英国引种到法租界的“霞飞路”,因而被叫成了法国梧桐。霞飞路就是今日的淮海中路,所以今日淮海中路附近的许多道路上都栽种着法国梧桐,永康路西段即是其中一条。它和附近的马路形同的是路旁建筑多是西洋风格的小楼,具体说是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和西式弄堂的住宅,我的少年时代就在那里度过。

永康路西段南侧除去我少年时代居住过的三层小楼,还有隔壁的永康路141弄(文安坊)6号的三层小楼曾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中央秘书处机关”、也是五十年代初期胡风及其妻梅志的居所兼杂志社;永康路西段北侧则坐落着有名的上海市第二中学……



永康路西段往西走到底顶上了太原路,从那里绕过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来到了汾阳路、岳阳路、桃江路汇成的一处由灌木丛围拢的三角地带,它叫三角花园。上海街道并非全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更多的是斜的和弯曲的,在它们交叉时形成三角地、三角场甚至五角场……三角场空地经修饰就成了三角花园。上海有几处三角花园,永康路西端附近的这“三角花园”比较有名,是因外它的中央立有一座花岗岩石碑,碑顶端上坐落着一尊铜铸的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希金胸像。

为什么这里会有普希金铜铸胸像?再提下前述永康路的上海市第二中学:百余年前它是法国人开的雷米小学,但学生多是俄国侨民子弟,因为那一带居住着近万名十月革命后流亡到上海的俄国人,是旧时居住上海的俄侨集资于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建立的那纪念碑和铜像的。那铜像命运坎坷, 1944年侵华日军将它融化造枪弹去了,1947年重建,1966年铜像连同石碑都当作四旧而砸烂丢弃,直到1987年普希金逝世150周年时由上海政府提议第三次重建了纪念碑和铜像。我少年时代常去三角花园玩耍,有幸见过第二座普希金铜像,今日瞻仰到了第三座铜像,真是感慨万千。



从三角花园沿着汾阳路可以斜插到淮海中路和襄阳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它的东北角坐落着襄阳公园。襄阳公园曾是座私家花园,它被称作法式风格的公园,莫不是它的中央有条两三百米长的由巨大的法国梧桐遮掩的林荫道,林荫道的尽头有座黄瓦苫顶的中式六角亭,亭侧有宽阔的草坪和法式喷泉。我在喷泉旁的长椅上坐了片刻,想起少年时到那草坪上躺下睡觉的事情,我从那喷泉往西北望去,见一座我少年时就有的洋葱头样式楼顶的美丽建筑——那是早年俄国侨民建立的“东正教圣母大堂”……总之园内林森森草茵茵,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襄阳公园北面的长乐路是条静谧的法国梧桐林荫道,从襄阳公园往东,逛到了陕西南路,那又是条著名的栽法国梧桐的林荫道,沿这林荫道往南逛,在一个道口又碰到了永康路。遛溜哒哒逛了一大圈,满眼满脑都是法国梧桐……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1316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