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守卫生命:日本地方医生奇缺 中国医生来之能战
日期: 2009/04/21 15:36 评分: 5.00/2
守卫生命:日本地方医生奇缺 中国医生来之能战
在日华人第3部 白衣群像(中)

与指导医生(左)一起做新生儿出院前诊察的刘川。盛冈市,香取摄影,Ⓒ朝日新闻。


  在岩手医科大学附属病院(盛冈市)妇产科,刘川医生(35岁)抚摸着一名出生后刚刚6天、体重为3160克的男婴的脚底。男婴来好像是因为酥痒而张开了脚趾。确认了新生儿的条件反射没有异常,刘川医生用日语说道:“从今天开始就可以回家啦。”随后办理了出院手续。

  刘川女士来自中国沈阳市的中国医科大学,是一位有着13年临床经验的妇产科医生。应岩手县和岩手医科大学的邀请,于去年9月来到日本。

  在中国有一个快要上小学的儿子的刘川女士,怀着“去有最新设备的日本,正是学习的好机会”的决心,孤身一人来日工作1年。

  岩手县每平方公里的医生人数仅次于日本最少的北海道,严重不足。作为缓冲之计,岩手县利用日本政府的“临床研修制度”,接纳中国人医生来日。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日本的医师资格是不能在日本行医的。但是,对于有一定日语能力和临床经验的外国人医生而言,在日本人指导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处方权以外的医疗行为,最长可以达到两年。岩手医科大学在2005年,与有交流关系的中国医科大学缔结了派遣2名妇产科医生和1名小儿科医生的协议。刘女士是派遣来的第2名妇产科医生。

  在日本指导医生的指导下,也握着手术刀动手术。至今刘川女士已经做过剖腹产和肿瘤摘除手术等20余件。指导医生西郡秀和先生(40岁)对刘川女士的评价是∶“经验很丰富,来之能战。尽管所做的事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实际上具有与我们同样或者更高的技术。”由于刘川女士主要是把病房的工作承担了起来,因此使得日本人医生有可能在门诊为更多的患者诊病。
 
虽然有刘川女士等人的例子,但还不能说“临床研修制度”正在发展。除了这一制度还很少有人知道外,具有充分日语能力的外国人医生也很少。这一制度除了要求指导医生要有语言交流能力之外,接纳医院也被责成加入医疗事故赔偿保险等,各种手续的门槛很多。

  厚生劳动省医事课原则上强调,“以填补医生不足为目的引进外国医师违反了临床研修制度的宗旨(培训外国人医生)”。与此同时,他们也表示∶“地方也有地方的难处,并不打算马上禁止。”表现出灵活的姿态。

  继岩手县之后打算接纳外国人医生的是新泻县,在2009年度拨款240万日元的预算。新泻县医务药事课长羽入利昭表示∶“已经拥有一定技术的外国人医生来之能战。那些在日本有留学经验的中国人医生是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之一。”

  中国人医生已经引起企业的关注。日本医师人材介绍会社“Link staff”从2006年起,开始利用“临床研修制度”派遣中国人医生的业务,目前已经有160人登记。现在,一名中国人消化器官外科医生已经在福岛县的医院工作,另有4名中国人医生正在等待厚生劳动省的许可。杉多保昭社长表示∶“已经有以地方为中心的约20家医疗机关前来咨询。”

日本医生资格门槛高

  在接纳外国人医生的时候,最可靠的还是那些有来日留学经验的人。

  千叶县茂原市公立长生病院在2005年春天,有2位专职医生辞职,该院的妇产科为此被迫停诊。医院寻找继任者也遭遇难产,最后通过有关医疗的人材咨询公司,总算找到了来自中国台湾的林国城医生(60岁)。2006年7月林国城医生就任该院妇产科主任部长。

  林国城先生过去曾经在关西的大学留过学,并取得了日本的医生资格,并在掌握了体外受精技术后返回台湾,在一家拥有1700个床位的医院担任妇产科部长,在台湾的医院里亲临3380例婴儿的出生。

  由于长期在日本生活,林国城很喜欢日本的环境和风土人情。他的长女也曾在鹿儿岛大学医学部读过书,这也成为他来日本的一个理由。

  因为妇产科只有林国城先生1名医生,目前只有妇科开诊,产科依然处于停诊之中。但是,林国城先生刚来时1天只有3名患者来就诊,现在患者已经增加到每天约20人。

  “尽管我是个外国人,但是仍然被患者们作为医生来尊敬。希望我长久留在这里的患者也大有人在。在这里很有成就感”。林国城先生打算取得日本的永住权。

  目前,日本国内持有中国医生资格的人很多,但是因为没有日本的医生资格,无法行医。要想取得日本的医生资格,多要通过合格率约1成的预备考试,然后在经过1年以上的现场实习的基础上,再通过国家医生资格考试,而后才能成为医生。

  原中国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胸部外科医生钱勇先生(46岁),1994年在岛根县的医院研修1年,并在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进行临床研究,取得了博士号。仅肺癌手术就做了200例以上。

  但是钱勇先生最终还是放弃了日本国家医生资格考试,到日本的制药会社就职。“孩子刚刚出生,生活上没有余裕,虽然想起来让人感觉很可惜,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钱勇先生想探讨中国人医生在日本行医之路,于2007年设立了NPO法人“在日中国人医师协会”。会员至今已经有约90人。他们做过东京马拉松的医疗志愿者和原残留孤儿的医疗翻译等等。他坦诚地表示∶“真的很想成为医生,无奈只能做别的事情的人很多。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发挥出来。”他期待对外国人医生的有效利用之路更加广阔。

报道原文刊登于《朝日新闻》2009年4月16日朝刊第3版
原文采写:香取启介、五十川伦义
中文翻译:周宏
原文采写:香取启介、五十川伦义
中文翻译:周宏
本文相关照片由《朝日新闻》独家提供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10260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