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经过多年折腾,旨在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协议书》,终能在2月16日正式生效,为对抗全球暖化危机踏出历史性一步,国际社会以至美国国内要求政府大削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亦急涨。布什政府至今仍拒绝接受条约,指它妨碍美国经济增长,拒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制订上限。
随着《京都协议书》生效日期逼近,外界对白宫的批评亦愈益加剧,甚至连共和党国会议员近日也开腔表达不满,多个州都出现批评声音,指白宫的环保政策太过偏重经济考虑。美国是全球排放最多温室气体的国家。美国“科学家关注联盟”的迈耶指出,布什在2002年提出的自愿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计划,根本起不到作用。
克林顿政府在1997年曾有份签署《京都协议书》,但布什上台后即于2001年3月宣布退出条约,国会亦反对美国加入,通过决议指不应签署强迫美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除非发展中国家也被一视同仁对待。议案又指条约不应有损美国经济。反对者声称,如确认条约,美国会损失500万个职位。
环保组织“保护天然资源委员会”指出,随着条约正式生效,加上全球暖化的祸害愈益明显,美国国内要求限制排放的声音渐多。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多个州已开始倡议削减温室气体。有18个州已要求电力公司以再生能源取代部分烧煤发电,另一新趋势则是州政府主动去响应全球暖化问题──美国东北部和大西洋9个州,计划仿效《京都协议书》建立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透过奖励计划鼓励削减污染。加州最近便通过法例,要求汽车生产商于2009年推出排放少些二氧化碳的环保汽车,要求在2016年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30%。同时,美国国会的气氛亦有所转变,一些共和党参议员公开支持给二氧化碳排放量制订上限。
随着《京都协议书》生效日期逼近,外界对白宫的批评亦愈益加剧,甚至连共和党国会议员近日也开腔表达不满,多个州都出现批评声音,指白宫的环保政策太过偏重经济考虑。美国是全球排放最多温室气体的国家。美国“科学家关注联盟”的迈耶指出,布什在2002年提出的自愿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计划,根本起不到作用。
克林顿政府在1997年曾有份签署《京都协议书》,但布什上台后即于2001年3月宣布退出条约,国会亦反对美国加入,通过决议指不应签署强迫美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除非发展中国家也被一视同仁对待。议案又指条约不应有损美国经济。反对者声称,如确认条约,美国会损失500万个职位。
环保组织“保护天然资源委员会”指出,随着条约正式生效,加上全球暖化的祸害愈益明显,美国国内要求限制排放的声音渐多。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多个州已开始倡议削减温室气体。有18个州已要求电力公司以再生能源取代部分烧煤发电,另一新趋势则是州政府主动去响应全球暖化问题──美国东北部和大西洋9个州,计划仿效《京都协议书》建立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透过奖励计划鼓励削减污染。加州最近便通过法例,要求汽车生产商于2009年推出排放少些二氧化碳的环保汽车,要求在2016年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30%。同时,美国国会的气氛亦有所转变,一些共和党参议员公开支持给二氧化碳排放量制订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