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今年4月访问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三国,预计此行将触及中国政府和这3个东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问题。联系到国家副主席曾庆红1月的拉美之行,中国领导层近年积极推动的大国能源外交策略,其脉络更加清晰。
据称,北京对胡锦涛此行出访的东南亚三国的既定策略是:在原有的友好合作基础上,巩固中国南部的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在涉及敏感区域的合作上,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进行。在能源紧缺压力下,中国领导人近年频频出访,寻觅海外新的油路。从去年开始,中国先后与加彭、埃及等非洲国家签订石油协议,首次将触角伸向非洲;而副主席曾庆红上月访问拉美国家时,更敲定大笔能源合作协定。据报道,中国政府正在逐步走出中东、东北亚地区的局限,全方位出击,寻觅新的供给。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文莱在石油、天然气上的合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印度尼西亚长期以来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是OPEC组织中唯一的亚洲成员。目前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额已从1990年复交时的11亿多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02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20%。中国每年逆差110亿美元左右,双方在能源领域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此外,近年中国加入购买文莱石油的行列,并成为文莱石油的重要客户。
据称,北京对胡锦涛此行出访的东南亚三国的既定策略是:在原有的友好合作基础上,巩固中国南部的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在涉及敏感区域的合作上,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进行。在能源紧缺压力下,中国领导人近年频频出访,寻觅海外新的油路。从去年开始,中国先后与加彭、埃及等非洲国家签订石油协议,首次将触角伸向非洲;而副主席曾庆红上月访问拉美国家时,更敲定大笔能源合作协定。据报道,中国政府正在逐步走出中东、东北亚地区的局限,全方位出击,寻觅新的供给。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文莱在石油、天然气上的合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印度尼西亚长期以来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是OPEC组织中唯一的亚洲成员。目前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额已从1990年复交时的11亿多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02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20%。中国每年逆差110亿美元左右,双方在能源领域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此外,近年中国加入购买文莱石油的行列,并成为文莱石油的重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