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鲁 强
说起巧克力,想必大家都会想起在日本过情人节的时候,女生会送巧克力给自己倾慕的男生。我的巧克力确实是在2月中旬收到的,但是送我巧克力的人不是倾慕我的女生,而是一位日本老奶奶。
08年2月,那是我到北海道的第二个月,我和札幌的民间团体到一个叫室兰的地方做考察。室兰离札幌有几个小时的车程,因为冬天路上雪特别多,汽车也是一路颠簸,著实费了一番力气才到了目的地。考察结束之后,晚上和室兰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一起吃饭,而我作为国际友人,受到了极其隆重,甚至隆重得近乎夸张的欢迎。大家一方面感谢我作为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日本,并且顶风冒雪地到室兰考察。另一方面,大家都觉得我一个人在国外孤苦伶仃,好久也听不到中文,很辛苦也很想家,所以急需安慰和照顾。尤其是一位老奶奶,她说我的年龄和她的孙子差不多,所以她很清楚地知道,像我这样跑大老远而且是个天寒地冻的地方去求学,家人该多心疼。那位老奶奶不住地让我多吃点,而且还跟我彼此留下联系方式,说以后一定要让我去她家里玩并且一定要尝尝她非常拿手的日本料理。
那次的室兰之旅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也非常好,因为那里的人有一种自然的真诚和淳朴,这种真诚和淳朴是在很多别的地方尤其是大城市感受不到的,所以我也倍加珍惜。
4月份我开始进入硕士课程,课程很繁重还要打工,每天忙忙碌碌。札幌的那个民间团体后来又去过几次室兰,但是我因为要上课不能同行,据说,室兰的那几位负责接待的人每次都打听在札幌上学的那个中国小夥子过得好不好。
转眼间过了1年。
这1年,我可以说是痛心刻骨地明白了什么叫做“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春节前后,更是想家想得厉害,于是就开始写各种文章来倾诉思乡之苦。其中有一篇用日语写的短诗,被发表在本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北海道新闻》上,报纸的编辑还特意在我的名字后面标注了“中国留学生”的字样。
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说她是一年以前我去室兰考察时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认识的老奶奶。那位慈祥的老奶奶,我当然清清楚楚地记得。她说她在看《北海道新闻》的时候,看见了我写的诗,知道了今年中国的春节在1月下旬,祝我春节快乐。她还知道中国人过春节的时候是要吃水饺子的,她不可能做水饺子邮寄给我,所以就用巧克力代替,希望我吃了巧克力以后不要太想家,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她还说她带著老花镜把我的短诗看了一遍又一遍怎么也看不够。听著电话,我感激,感动,恨只恨自己只会用日语写短诗却不知道对那位老奶奶怎么表达谢意。
几天以后,邮递员叔叔彬彬有礼地把老奶奶邮寄的巧克力交到了我手上。
所以我写这篇文章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所经历的这个故事。那位老奶奶不懂汉语,自然也不会订阅《中文导报》。但是如果这篇文章能发表,我一定把报纸给老奶奶邮寄过去,并且附上日文翻译,因为我知道那位老奶奶肯定还会带上老花镜一遍一遍认认真真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