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入管法”将发生重大改革 日本促进外国人定居成主流
日期: 09年02月4期

  本报讯(记者 张石)目前,日本法务省已拟好一份《入国管理难民法修正案》,准备在本次国会期间提交国会审议。纵观这项修正法案,可以说是宽严结合,但是从总的倾向来说,它标志著日本外国人政策和入国管理政策的重大转换,意味著其政策基点正从原来防止定住型政策向促进定住型的政策转换。

  这次将向国会提出的《入国管理难民法修正案》的要旨大致有如下几项:

  一、引进新在留管理制度:1、法务大臣对在日本中长期居住的外国人,交付记载基本身份事项、在留资格、在留期间等内容的在留卡;2、在留外国人在在留卡所记载的事项有所变更时,必须向法务大臣申报。如果有必要,法务大臣将对登记事项进行调查;3、在留期间的上限提升至5年。而具有在留资格的外国人在离境1年以内不需办再入国许可也可以再入境。

  二、重新评估外国人进修制度:1、伴随有实际业务研修的研修生,新设适合于相关劳动法令的在留资格就劳研修在留资格;2、如果企业有不付工资和扣押护照等重大违法行为,停止接收研修生年限从现行的3年延长到5年。

  三、留学就学在留资格统一。取消在留资格中留学就学的区别,统一为留学,为留日学生提供更多生活便利。

  综观这次《入国管理难民法修正案》,是鉴于日本老龄化和少子化倾向日趋严重,使外国人政策和出入国管理政策从原来的防止定住型促进定住型转换的象徵性法案。首先,引入新的在留卡,可以进一步净化外国人定居环境,减少非法滞在者。非法滞在者历来被称为犯罪的温床

  虽然非法滞在者在旅日外国人中的比例一直在一成以下,但是从1996年到2004年,在来日外国人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1997年达到62.5%,引起了日本国民对来日外国人和建立移民社会的不安。

  要导入促进定住型入管政策,促进日本从非移民国家向移民国家转型,得到日本国民的赞同和理解是不可缺少的。现行的入境和在留制度,是国家签发在留许可、由市町村主管外国人登录的二元制度,国家没有关于外国人登记信息的调查权,有些非法滞在者也可以在地方政府得到登录证,地方政府也没有检举非法滞留者的义务,因此培育了非法滞留的温床。通过新设立的在留卡一元化管理,和在留卡所载事项变更时必须向法务大臣申报的法律条项,可以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及时把握外国人在留状况变化,防止非法滞在者出现,从而提高在日外国人的整体质量和日本社会对外国人的接受度。

  第二、在留期间的上限提升至5年。使外国人在日本的可居住年限大幅上升,可给予他们充分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的机会,会使外国人稳定人口大幅增加,促进全员定居化时代的到来。而减少繁琐的再入国手续,无疑会促进从事商务等活动的外国人更自由地出入日本。

  第三、新设就劳研修在留资格,实际等于承认了日本引进单纯劳动力。迄今,日本为了弥补产业底边劳动力的不足,一方面引进大量外国研修生,把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另一方面又不承认他们是劳动者,不给予他们劳动法保护下的权利,这样就造成了大量侵犯研修生的人权、对他们进行非法榨取、超限使用的现象,使研修生制度成为日本侵犯人权的一个象徵性存在。通过法律改正,设立就劳研修在留资格,实质上就是承认了研修生作为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客观上打开了引进外国单纯劳动力的大门。

  第四、取消在留资格中留学就学的区别,将二者统一为留学,可以使过低学历者来日困难,并使所有留学来日的外国人都能享受只有留学生才能享受的优惠制度,如个人负担6%的医疗费制度、交通工具月票半价制度、奖学金制度等,让他们能更安心地学习日本的先进科学、技术、文化,这对提高外国人族群整体素质无疑具有正面意义。

  原东京入国管理局局长、现任外国人政策研究所所长的坂中英德先生曾对《中文导报》记者说,从去年227日到515日,他与中川秀直为会长的自民党推进外国人材交流议员联盟一起举行了5次学习会,他被邀请在学习会上作报告,并提出了一系列扩大接受外国人、建立移民社会的建议。

  他认为:现在推定50年后日本人口将减少至9000万,不仅日本的渔业、农业、林业等第一产业处于崩溃状态,社会保障也难以为继。为了保持1亿人口的日本,应该接收1000万移民。原来日本的外国人政策是防止定住型政策,不接受以就劳和定居为目的的外国人;今后应该建立人材育成型入管政策。

  如果能新设就劳研修在留资格,在留期间上限提升至5年,取消在留资格中留学就学的区别等,都会使外国人在较长的在留期间和较好的在留条件中,通过学习和训练,成长为对日本社会和母国社会都能发挥才能的人才。他们可能回国生活,也可能留在日本成为高质量的移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92/9829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