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石)经济产业省于2月17日完成了《外汇法》和《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修改案决定版。新法案将在本次国会提出,目的是“防止企业机密外流”。日本媒体说,经济产业省之所以提出这项法律修改案,是为了防止外国技术人员的产业间谍行为。
这项法律首先规定,短期滞留者如将限制对象内的技术信息带出去需要经过许可。此外,还增设了如下条款,(1)对可以转用为军事制品的产品的无许可出口加重惩罚;(2)增设擅自拷贝企业秘密的惩罚。
本次法律修改,据说与丰田汽车零部件工厂的一名中国人公司职员,把含有大量秘密数据的个人电脑拿出厂外有关。今年2月,发表了经产省产业构造审议会、知识财产政策部会、技术情报保护等小委员会的报告书。这份题为《关于改正有关营业秘密的刑事措施之方向》的报告书,举出了6个企业机密外流案例,其中将“中国技师案”作为重点,排在第二位。
2007年3月16日,日本丰田汽车旗下的主要汽车零部件公司“日本电装”的一名中国籍技师,将有关感应装置等13万件设计图等资料带出公司。当时,将资料带出公司这一行为在刑法上没有罚则,最后日本警方以涉嫌“贪污借贷电脑”名义将其逮捕。这名技师曾在中国军方企业工作,警方认为这些资料有可能被外泄转为军事用途,并展开了调查。
在他被捕后,日本媒体特别突出他曾在国营“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工作的经历,并炒作“这些资料有可能被外泄转为军事用途”,暗示他是“中国技术间谍”。
2007年4月6日,名古屋地方检察院决定暂缓起诉这名中国人技师并释放了他。据名古屋地检透露,这名技师虽然承认将电脑带回家,却是为了便于工作和研究使用,他不承认向第三者泄露了这些内容。爱知县县警虽然对他的住宅进行了搜查,但由于他的私人电脑有故障不能运行,因而不能确认他是否曾在家中再复制资料,或向他人输送过公司资料。而且,他已把借用的电脑还给了公司,涉嫌罪名“贪污借贷电脑”已不成立。这位技师被释放后,于2007年4月21日回国。
报告书指出:该公司在对该职员进行调查时,没有发现资料在电脑里留存,而且他的私用电脑已经被破坏,而公司借给他的电脑上虽然有装入记录媒体的痕迹,但是无法确认他是否使用过公司的资料或向外部发送。
《中文导报》记者对经济产业省采访获知,以前如有企业机密被拿出,如果不被使用或进行产品生产,不能进行刑事惩罚,甚至对向外国政府开示等行为也不能进行刑事惩罚,因为不涉及不正当竞争。因此,可以说那位中国技师把资料带出时,并没有违反日本刑法。本次法律改正,规定在拿出资料阶段就可以进行惩罚,但是经产省不承认改正法律是专为“反外国技术间谍”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