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李 敏
来到日本后,一直想去伊豆看看,也许受了《伊豆的舞女》这本书的影响。其实不是因为偏爱川端康成先生的作品,单单因为那种古朴的风格让人感觉真实。细想起来,看这本书还是源于同名电影,那时候中国很多人迷恋山口百惠,我也不例外。
人活著有些时候会感觉无奈,不管生活,工作还是其他,来自各个方面。你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只能默默地忍受。也许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别。从来日本一直到来到伊豆,已经过了3年。
第一次去伊豆,因为憧憬已久,非常兴奋。这次行程安排得很满,3天的时间要逛遍热海、伊东、东伊豆还有河津。事先也有在网上找资料,可到了伊豆还是觉得不够用。
热海在伊豆偏上一点的位置,以海景闻名。坐了2个小时车,一下车直奔海边。海边种著那种热带的椰树,淡蓝的海水一望无际,白色的沙滩细腻乾净,这种纯白色顺著海岸线延伸到视线以外。我曾去过几个地方的海边,生长在海边,可这里的海还是给我一种独特的味道。
站在无尽的海边,听著浪声,会感到海的雄浑,可偏偏海边孩群嬉笑追逐打破这种心境,他们笑得如此开心,如此甜美。你只能在雄浑的背后感觉到深深的纯净,甚至觉得有些俏皮的可爱。
俯下身子,看到清澈的海水,不是想要赞美,而是在海里游来游去的鱼和一览无馀的砂石告诉我这水有多么清澈。海里的热带鱼成群结队,时而一团红,时而一团蓝。让你只能用美丽来形容。
来到热海,另一处一定要去的就是梅园。听说里面种满各种梅花,色彩不一,大小不等。冬季来到梅园能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不禁联想到争春热闹的景象,联想到宋代卢梅坡的那首《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遗憾的是,时间不凑巧,日本12月末比较暖和,梅花没有大面积盛开,只几棵靠近深山的梅树开了几朵稀疏的花,落寞中透出阵阵寒意。
旅程第二天游玩伊东。伊东在热海的下面,更靠近南面。主要以小室山大室山,陡峭的海岸,和可以亲近动物的公园等几个地方闻名。
我们到达海边峭壁时天已经黑了,没有看到传闻中奇形怪状的礁石无功而返。
大室山海拔不高,坐落在高原上,给人一种震撼力。山的形状很规整,远处望去好像一块面包。在山下可以选择徒步和坐缆车上山,各有一番景观别有一些乐趣。山上长满白色的芦苇,寒风吹来,芦苇左右摇摆,一片片白一片片黄,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非凡。
游完大室山来到附近的仙人掌公园,公园以能够亲近动物而出名,它打破了隔著铁笼观看动物的传统,每个动物在公园里自由行走。你会看到孔雀、猴子、鹦鹉、袋鼠、山羊等等。可以跟动物照相,甚至伸手摸摸它们。
公园另一大特色是园内种了很多仙人掌,高的矮的,宽的,细的,各种各样。名副其实的仙人掌公园。
两天观光下来,体力有些吃不消。最后一天在东伊豆简短地逗留了片刻就匆忙启程去了河津。
没来河津前并不知道,原来伊豆舞女里面描写的就是河津。河津市有一块伊豆舞女文学纪念碑,在河津七瀑布那里还有伊豆舞女的雕像,到处洋溢著书里所描写的古朴。听说3、4月份来到这里,主干河的两岸会开满樱花,风一吹过能看到阵阵樱花飘雪。可惜来得不巧,只看到光秃秃的樱花树。
这次旅行计划很满,怕没机会旧地重游,可偏偏错过了一些景物。只能宽慰自己。
为了旅行而旅行,真的很累。期望有一天可以为了休息放松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