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民航负责人于1月15日在澳门协商,达成两岸包机春节直航共识,不仅为百万台商春节省亲提供了切实的便利,也为持续尖锐化的两岸关系带来一丝回暖的春讯。
大陆提出两岸“三通”主张已有20多年了,台湾方面曾把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的谈话内容概括为“三通四流”,即“通邮、通商、通航”和“探亲、旅游、学术、文体”交流。实现公开的、直接的、合法的“三通”,是两岸交流的具体手段,也是直接目标。但是两岸迄今只实现了通邮和通商,却迟迟没有直接通航。作为“通航”的替代性模式,两岸在2001年元月开通了由金门、马祖到厦门、福州的“小三通”航线,两岸也从2003年春节开始尝试包机直航,为台商提供返乡探亲的便利。但无论是“小三通”还是“春节包机”,在空间上是局部的,在时间上是特定的,都不足以缓解两岸人民对直接通航、双向对飞的迫切需求。
2005年春节前夕,海峡两岸通过民间对话和实务协商,终于达成了以“双向、多点、直飞”为特征的包机直航共识,较之先前迈进了一大步,这表明两岸通航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目前,在两岸经贸交流持续扩展,百万台商滞留大陆的形势下,台湾当局如果继续划地为牢,把政治理念置于人民福祉之上,实在是于情不通、于理难容。现实显示,形势比人强。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有利于缓解紧张气氛、创造稳定格局,建立多元化的实务协商机制、提供“三通”有利无害的实验性样板,这些都得到两岸人民及业者普遍欢迎,也受到国际社会善意关注。
不过,从整体上看,2005年春节包机双向直航仅是“点”的突破,尚不具“面”的效应。两岸春节包机始于2003年,但始终无法摆脱政治的挟持。2004年,大陆为了不被台湾总统大选利用,一度中止了春节包机模式;2005年,国民党立委挟胜选之势推动两岸春节包机,大陆则顺势将人情和头功送给了国民党,使民进党政府失分。另外,在两岸协商过程中,台湾当局坚持“台港模式”,要求政府对政府、官方对官方地正式接触谈判,藉包机协商制造出两岸官方接触的假象。这一切,都意味着春节包机直航尚未发展成一个纯粹的、民间的、商务的模式,而是受到两岸政治裹挟的一张不定牌。这张牌的最终命运取决于两岸政治变量,这张牌可能发挥的作用则有系于直接受惠的两岸人民和相关业者的努力。
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直航的事实将证明,“三通”对两岸只有百利而无一害。台湾当局所谓“通航”将威胁台湾安全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不是意识形态挂帅一叶障目,就是蓄意传播恐怖欺骗人民。两岸“三通”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制度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不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主观人为设牢。政客的小心胸和小气魄影响了两岸关系的大格局和大方向,于此可见一斑。2005年春节包机得以成行,不是两岸发挥了政治智慧,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水到渠成的结果。这次直航虽属“小三通”范畴,是局部的有限的,但毕竟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对于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两岸政府有必要使其定例化,并不失时机地大力延展效果,为最终实现“大三通”提供具有说明力的左证,提供坚定不移的信心。
大陆提出两岸“三通”主张已有20多年了,台湾方面曾把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的谈话内容概括为“三通四流”,即“通邮、通商、通航”和“探亲、旅游、学术、文体”交流。实现公开的、直接的、合法的“三通”,是两岸交流的具体手段,也是直接目标。但是两岸迄今只实现了通邮和通商,却迟迟没有直接通航。作为“通航”的替代性模式,两岸在2001年元月开通了由金门、马祖到厦门、福州的“小三通”航线,两岸也从2003年春节开始尝试包机直航,为台商提供返乡探亲的便利。但无论是“小三通”还是“春节包机”,在空间上是局部的,在时间上是特定的,都不足以缓解两岸人民对直接通航、双向对飞的迫切需求。
2005年春节前夕,海峡两岸通过民间对话和实务协商,终于达成了以“双向、多点、直飞”为特征的包机直航共识,较之先前迈进了一大步,这表明两岸通航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目前,在两岸经贸交流持续扩展,百万台商滞留大陆的形势下,台湾当局如果继续划地为牢,把政治理念置于人民福祉之上,实在是于情不通、于理难容。现实显示,形势比人强。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有利于缓解紧张气氛、创造稳定格局,建立多元化的实务协商机制、提供“三通”有利无害的实验性样板,这些都得到两岸人民及业者普遍欢迎,也受到国际社会善意关注。
不过,从整体上看,2005年春节包机双向直航仅是“点”的突破,尚不具“面”的效应。两岸春节包机始于2003年,但始终无法摆脱政治的挟持。2004年,大陆为了不被台湾总统大选利用,一度中止了春节包机模式;2005年,国民党立委挟胜选之势推动两岸春节包机,大陆则顺势将人情和头功送给了国民党,使民进党政府失分。另外,在两岸协商过程中,台湾当局坚持“台港模式”,要求政府对政府、官方对官方地正式接触谈判,藉包机协商制造出两岸官方接触的假象。这一切,都意味着春节包机直航尚未发展成一个纯粹的、民间的、商务的模式,而是受到两岸政治裹挟的一张不定牌。这张牌的最终命运取决于两岸政治变量,这张牌可能发挥的作用则有系于直接受惠的两岸人民和相关业者的努力。
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直航的事实将证明,“三通”对两岸只有百利而无一害。台湾当局所谓“通航”将威胁台湾安全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不是意识形态挂帅一叶障目,就是蓄意传播恐怖欺骗人民。两岸“三通”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制度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不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主观人为设牢。政客的小心胸和小气魄影响了两岸关系的大格局和大方向,于此可见一斑。2005年春节包机得以成行,不是两岸发挥了政治智慧,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水到渠成的结果。这次直航虽属“小三通”范畴,是局部的有限的,但毕竟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对于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两岸政府有必要使其定例化,并不失时机地大力延展效果,为最终实现“大三通”提供具有说明力的左证,提供坚定不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