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温家宝对阵汪洋薄熙来俞正声 危机当前中央地方不同调
日期: 09年01月3期 评分: 8.33/3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都是在中共十七大首次当选政治局委员的诸侯,地位显赫,而且对仕途颇有雄心,上任后不乏惊人之言论及施政措施,但近期两人都被总理温家宝狠狠地敲打、修理了一番。

薄熙来由商务部长调任重庆市委书记后,有不少令外界瞩目的德政,如要求中小学生唱27首革命歌曲;为维护治安,80天拘逾1万人,看守所人满为患;推出股田制改革,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入股开公司。

由重庆市委书记调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也不遑多让,先是提倡解放思想、要广东再杀开一条血路,又要纪委查处缺席会议或开会打瞌睡的官员,近日又狂批倒闭的中小企业是落后的生产力,被市场所淘汰

就在薄熙来、汪洋意气风发之际,温家宝亲自批示,叫停重庆的股田制改革试验,又亲自南巡力挺广东中小企业,无异于左右开弓,对薄熙来、汪洋各掴了一巴掌。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关乎金融海啸后的社会稳定:股田制可能让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失去城镇的工作后无田可耕、无以维生。广东当然不在意中小企业存亡对就业率的影响,民工被迫返乡并不会提高广东的失业率。但是,作为一国之总理,温家宝岂能不在意?

继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不救落后倒闭企业之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近日在上海两会中表示,目前不救楼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已势在必行。但上海、广东两地转型期间可能发生的混乱不安,却使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重视的稳定受到冲击。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席卷而来的企业倒闭潮,省委书记汪洋曾对外表示不救落后企业,对当时急需纾困的中小企业投下了一记震撼弹。其后,财政收入上缴量全中国第一的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近日召开的上海两会中面对救不救市的争议,说出了谈不上救市,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言论,表明了其不救市的立场。和汪洋一样,俞正声认为,上海要走出当前的经济困境,惟有调整产业经济结构。

汪洋和俞正声两人从地方官的立场出发,都有著相同的思考脉络,危机就是转机,藉由这次的经济危机,让低廉的劳力密集性产业出走,进行经济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然而,对中共中央来说,放任企业倒闭和大量的失业农民工无疑会威胁社会的稳定秩序,对其政权造成影响。

对于地方政府的做法,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批评道,广东地方政府错误理解了产业升级的概念,以为劳动密集的就是低级产业,资本密集的才是高级产业,而用行政手段逼走低级产业,腾出土地给高级产业。

另一方面,当地方在急切推展产业转型的同时,却未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以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失业民工安置等问题,或只是把问题丢给其它省份甚至北京中央,难免遭致非议。

海外媒体认为,汪洋坚持不救落后生产力腾笼换鸟,与温家宝要保卫中小企业的主张,都没有错,二者的分别仅在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汪洋要救广东,就不能太过考虑其它省市,而温家宝要力图就业,所以要求广东兼顾全国。

这里,我们就看到了中共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两难处境。广东目前倒闭的企业多半是纺织、五金、陶瓷建材等传统劳力密集、高耗能产业,这些占了广东25%的土地资源,但只贡献8%的生产总值。它们的倒闭对汪洋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规律,也正是广东产业升级的机会。

而金融危机下,广东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一泄千里,关的关,破的破,那么多外省的农民工都呆在广东等饭吃,广东也受不了,至今没有大的乱象,不能不说汪洋调度有方。而那些输送农民工的省份,其实根本不希望农民工回省,那么多青壮劳动力,回去就是个就业大问题、治安大问题。

明白了汪洋的处境,温家宝之急也就简单明了了。汪洋眼里的包袱,正事关总理眼里的稳定。作为一国总理,在金融危机面前,肯定不希望广东这个解决就业的大省,突然甩开大批低素质就业人口向高科技的道路上跑得太快,于是要求广东统筹兼顾,搞好中小企业,而这也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之一。一个是以发展促稳定,一个是以稳定促发展,的确谁都没错。和平年代本来相得益彰的腾笼换鸟统筹兼顾,危机关头却变成了两难矛盾。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6/9513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