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记者杨文凯) 台海两岸于1月15日下午在澳门君悦饭店展开协商,对今年春节两岸包机直航达成共识:1,从1月29日到2月20日之间,双方各飞24班次,一共48班次,飞机经过第三飞行区不中停;2,两岸各有6家航空公司参与包机业务;3,乘客将限定在台商、台商干部员工以及眷属三类。两岸协商,台湾是由交通部民航局长张国政率队,大陆由民航总局台港澳办主任浦照洲领军。达成协议后,浦照洲在记者会上表示,协商是在祥和气氛下,通过双方高效率的沟通,达成共识。台湾舆论对于这次春节包机由两岸官员“恢复协商”,认为颇具意义,有助于两岸关系和缓。春节包机协商有成,台湾陆委会表示欣慰,台商们也表示欢迎。
春节包机实现对飞在即,将是1949年以来大陆客机首次飞抵台湾。这是继2003年春节包机成行以来的第二次,而且从单向变成双向对飞,航点也增加到5个。在台湾桃园中正机场之外,加上高雄小港机场,大陆在上海浦东机场之外,新开北京首都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台湾原来建议使用日本的琉球或韩国的济州岛飞航区,但是大陆不想让包机路线被当成国际航线,因此只限定用港澳飞航区。
台湾陆委会当晚11点召开记者会说明协商结果。发言人邱太三说:“这次春节台商包机的协商模式,是参照2002年台港模式的精神来推动,由双方所委托跟授权的代表进行协商,它的重要性和代表性较2002年的台港空运谈判更进了一步。”邱太三强调,双方代表虽然以非官方身份协商,但两岸的民航主管官员面对面沟通协商,并达成具体结果,为日后两岸的协商谈判奠定基础。
整体而言,这次协商结果是双方各有让步:大陆此前曾提出要扩大搭乘对象,但最后还是只限于台商及其眷属;2003年只有台湾的航空公司参与春节包机,这次台湾也同意了中国的航空公司参加双飞。比起2003年首度的春节包机,这次增加了飞航点、航空公司,虽仍要飞经第三地,但已不需要中途停降再起飞。
对于包机协商成功,派团到北京协商的国民党不忘邀功。
(上接第1版)该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曾永权表示,两岸民间谈判最后达成共识,是国民党12月28日推动包机以来坚持的原则。他说,在两岸关系与民意相关事务上,在野党还有很多参与空间;此次春节包机成局,也是朝野合作、共同推动政务的典范。
台湾企业界对包机成功感到高兴。一直致力推动包机的工商建研会副理事长赖正镒表示,包机成功不只解决厂商返家问题,象征意义更为重大,对台湾经济有正面影响。学界也肯定包机的正面意义,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张五岳指出,春节包机取得共识,创造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格局,启动务实多元的协商机制,同时为将来进行“三通”等议题谈判开启关键性的里程碑。东华大学大陆中心主任杨开煌则撰文指出,北京在包机议题上采取守株待兔、压缩时期和分进合击三大策略,台湾必须知所因应。
不过,台湾民航业者拍手欢迎之余,也开始担心从实际营运角度看,恐怕会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业者表示,离春节只剩两个多星期,现在85%以上的台商都已买好春节返乡机票,包机又只限台商和眷属搭乘,不扩大适用范围,客源将成为春节包机最大问题。2003年春节包机,除了长荣宣称“打平”之外,其它每家都亏损严重。相较之下,大陆航空公司相对“单纯”,一切听从民航总局指挥。
北京观察家表示,包机协议的达成,将有助于两岸关系气氛的缓和,但两岸的政治僵局仍没有打破。由于台商春节包机只是个案,并不等于“三通”和直航,距离两岸人民的期待还有相当距离。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表示,协议的达成除了满足台商春节期间返台过节的愿望,给他们提供了便利之外,还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双向对飞”的实现,将使大陆的飞机实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台湾的土地上降落,这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二是2005年春节包机比2003年包机有进步,由上次的“单向、中停、定点”变为“双向、多点、不中停”,大陆的航点增加了北京和广州,这说明两岸在政治问题上无法取得共识的情况下,通过搁置政治争议,仅以民间对民间,业者对业者的协商方式,直航是可以实现的,“三通”也应该可以实现。三是今次春节包机是作为个案处理的,载客对象也仅限于台商及其眷属,这与台湾当局的坚持密不可分。台湾当局坚持所谓的“台港模式”,要求政府对政府、官方对官方的正式接触,而大陆则明确反对双方官方参与协商,双方各不让步,说明两岸政治僵局没有打破。
春节包机实现对飞在即,将是1949年以来大陆客机首次飞抵台湾。这是继2003年春节包机成行以来的第二次,而且从单向变成双向对飞,航点也增加到5个。在台湾桃园中正机场之外,加上高雄小港机场,大陆在上海浦东机场之外,新开北京首都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台湾原来建议使用日本的琉球或韩国的济州岛飞航区,但是大陆不想让包机路线被当成国际航线,因此只限定用港澳飞航区。
台湾陆委会当晚11点召开记者会说明协商结果。发言人邱太三说:“这次春节台商包机的协商模式,是参照2002年台港模式的精神来推动,由双方所委托跟授权的代表进行协商,它的重要性和代表性较2002年的台港空运谈判更进了一步。”邱太三强调,双方代表虽然以非官方身份协商,但两岸的民航主管官员面对面沟通协商,并达成具体结果,为日后两岸的协商谈判奠定基础。
整体而言,这次协商结果是双方各有让步:大陆此前曾提出要扩大搭乘对象,但最后还是只限于台商及其眷属;2003年只有台湾的航空公司参与春节包机,这次台湾也同意了中国的航空公司参加双飞。比起2003年首度的春节包机,这次增加了飞航点、航空公司,虽仍要飞经第三地,但已不需要中途停降再起飞。
对于包机协商成功,派团到北京协商的国民党不忘邀功。
(上接第1版)该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曾永权表示,两岸民间谈判最后达成共识,是国民党12月28日推动包机以来坚持的原则。他说,在两岸关系与民意相关事务上,在野党还有很多参与空间;此次春节包机成局,也是朝野合作、共同推动政务的典范。
台湾企业界对包机成功感到高兴。一直致力推动包机的工商建研会副理事长赖正镒表示,包机成功不只解决厂商返家问题,象征意义更为重大,对台湾经济有正面影响。学界也肯定包机的正面意义,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张五岳指出,春节包机取得共识,创造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格局,启动务实多元的协商机制,同时为将来进行“三通”等议题谈判开启关键性的里程碑。东华大学大陆中心主任杨开煌则撰文指出,北京在包机议题上采取守株待兔、压缩时期和分进合击三大策略,台湾必须知所因应。
不过,台湾民航业者拍手欢迎之余,也开始担心从实际营运角度看,恐怕会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业者表示,离春节只剩两个多星期,现在85%以上的台商都已买好春节返乡机票,包机又只限台商和眷属搭乘,不扩大适用范围,客源将成为春节包机最大问题。2003年春节包机,除了长荣宣称“打平”之外,其它每家都亏损严重。相较之下,大陆航空公司相对“单纯”,一切听从民航总局指挥。
北京观察家表示,包机协议的达成,将有助于两岸关系气氛的缓和,但两岸的政治僵局仍没有打破。由于台商春节包机只是个案,并不等于“三通”和直航,距离两岸人民的期待还有相当距离。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表示,协议的达成除了满足台商春节期间返台过节的愿望,给他们提供了便利之外,还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双向对飞”的实现,将使大陆的飞机实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台湾的土地上降落,这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二是2005年春节包机比2003年包机有进步,由上次的“单向、中停、定点”变为“双向、多点、不中停”,大陆的航点增加了北京和广州,这说明两岸在政治问题上无法取得共识的情况下,通过搁置政治争议,仅以民间对民间,业者对业者的协商方式,直航是可以实现的,“三通”也应该可以实现。三是今次春节包机是作为个案处理的,载客对象也仅限于台商及其眷属,这与台湾当局的坚持密不可分。台湾当局坚持所谓的“台港模式”,要求政府对政府、官方对官方的正式接触,而大陆则明确反对双方官方参与协商,双方各不让步,说明两岸政治僵局没有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