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医生:
您好! 我经常看《中文导报》的“修身养性”栏目,今天也想谘询一下。今年我快60岁了,身体状况还可以,平时比较注意保养,冬季到了,气温寒冷,此季节会给身体带来么什样的影响?又如何调理呢?
高知县 池田昌隆
读者:
您好!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的变化,可不同程度地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著季节的变换而进行节律性调整,如果这种节律失衡(尤其是年老和体弱之人,机体功能和适应能力较差),就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而影响健康。因此,科学地调理,保证人体生理平衡,对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以利平安过冬,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冬季如何调理呢?中医古典名著《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此文主要是对冬季的生活起居和精神调养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也就是说,在冬季里,要阳气内藏,养精蓄锐。即早睡晚起,确保睡眠充足;日出而动,以利身体保暖,阳气内存。”精神的调理,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即要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抑郁烦躁等不良影响,使阳气得以内藏,御防寒邪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膳食方面,因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冬令进补原则,也是一种传统的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中医学认为,冬令进补与调整阴阳平衡、理气和血、通经活络有著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年老和体弱之人,机体的功能较差,抵抗能力较弱,在此季节,更宜进行膳食补养。通过调摄营养平衡,能增强机体抗疾病的能力,保持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显示出一些药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效果。
其进补应顺应自然,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重在温阳,以滋补为助。在膳食调理中,应多加温性、热性、特别是温阳补肾之品,以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具体的方法是,冬季“膳食”,应提供含蛋白质、维生素丰富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食类:玉米、小麦、粳米、黄豆、豌豆、籼米等;蔬菜类,菠菜、萝卜、韭菜、大蒜、西红柿、香菜、青艽、黄花菜(还有野菜中的笕菜)等;水果类有红果、柑橘、柚子、菠萝、大枣、荔枝、刺梨、沙棘、桂圆、猕猴桃、酸枣等。肉食类有狗肉、羊肉、鸡肉、牛肉、蹄筋及虾、蟹、鳝鱼等;其中狗肉和羊肉是冬季的滋补上品,尤其是在寒冷的东北最为适宜。
另外冬季的养生调理也要因人、因地而异,即根据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地理环境差异调节,同属冬令,南方和北方地区气温也迥然有别,如东北寒冷,补以大温大热之品,如狗肉、羊等;而南方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比北方地区高一些,补以清淡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此外,还要因人而异,即人有男女老幼之分,其体质也有虚实寒热之差,故其调理也有所不同。就人体的生长规律而言,中医学认为,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要说的是,现在虽是进补季节,且又快过春节了,但此期间不能盛食贪杯而过之,这样反而增加了肠胃的负担,伤及脾胃,影响身体健康,从而失去了冬季养生调理的意义。
沙 医 生 简 介
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博士、现任中国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科常见多发病有丰富治疗经验。上海新天地特邀沙医生为在日华人提供健康保健谘询服务,欢迎来电谘询、来店面谈(预约制)。
E-mail: shadaifu@chubun.co.jp
投函地址:□542-0073 大阪市中央区日本桥2-7-5上海新天地7F
预约电话:06-6646-1031(1F) 06-6646-1390(7F) 080-1449-3455(携带) FAX:06-6646-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