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日本内阁府日前发表了“外交世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感到亲切、持良好印象的国民比例为31.8%,而对中国持不好印象的日本国民比例为66.6%,均创下了自1978年展开调查以来的新纪录。这个结果,对中日民间及舆论的震撼很大,也与今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所提供的民调结论相近。
不过,“东京-北京”论坛的中日主办方共同举行的“日中共同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却趋于好转,有所改善,而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印象则继续冷却。调查显示:中国人对日印象非常好的比例为6.6%(去年为3%),认为对日印象得到改善的比例为54.3%(去年为47.5%),体现出明显改善倾向。对于当前的中日关系,有超过50%的中国人认为是“好的”,而接近50%的日本人则认为是“不好的”。
有关妨碍两国关系的主要原因,除了双方都列举出“历史问题”居首位以外,有46.2%的日本人强调了“中国产品的安全性问题”,跃升至第2位,而中国人则列举“领土纷争”,居第2位。中日两国在2008年正以“战略互惠”改善关系,但普通日本国民对华好感度没有上升。有观点指出,最重要的背景是日本发生了中国产饺子中毒事件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在国民性的相互认识中,大部分受采访的中国人认为日本人有“创造性”,也是“好战的”,而许多日本人则认为中国人是“难以协调的”、“不可信任的”。日本人特别指出,中国为确保资源、能源和粮食所需,做出了不少自我中心主义的行动,给人不好的感受。
至于中国人对日印象上升的原因,除了中日政治关系大幅改善以外,也与今年以来日本社会各界的友好表现和交流实绩是分不开的。5月12日四川发生汶川大地震后,日本的国际救援队和医疗队奔赴灾区展开救援活动,获得了中国人民广泛评价。在举世注目的北京奥运会上,日本代表团手持日中两国国旗入场、日本花样游泳名教练井村雅代带领中国女队成绩大幅上升、中日女足比赛成为友好的模范比赛等,这些都促使中国人对日印象大幅改善。此外,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报道方法,也对国民感情具有深刻影响,在中日两国都显现出这个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