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中国沿海各地被卷入到这场风暴中,但上海金山区却“这边风景独好”。日前,金山区有史以来投资总额最大的28个项目同时开工,投资总额为77.2亿元,另外还有投资总额为43.1亿元的20个推进开工项目,这些项目预计在2010年前全部竣工投产,投产后产出将超过200亿元。在不久前“2008海外华文媒体看金山”活动上,上海金山区委书记吴尧鑫向媒体记者讲述了该区的“后发优势”。
吴尧鑫书记说,“危机危机、危中有机”,金山区就是要在金融危机中抢得“先机”。
吴尧鑫书记向海外华文媒体介绍说,金山地处沪、杭、甬及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和长三角都市圈枢纽地带,处于中国最活跃的两条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杭州湾大桥通车对金山发展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原来金山背靠杭州湾的大海,现在杭州湾的北岸与南岸相连。杭州湾大桥通车以后,金山到杭州一个多小时、到宁波一个多小时、到虹桥机场一个多小时、到苏州一个多小时,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经济圈在金山形成。这个依托周边城市和地区产生的集群效应的区位优势,是吸引众多外来商家的一大原因。
吴尧鑫书记说,金山的产业发展优势明显。06年上海就确定了一个发展战略,给金山的定位就是上海国际化工城。区内坐落著上海石化和上海化工区两大化工产业基地,其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十分明确,外商可以从接受产业带和产业核的辐射中直接受益。
在努力打造优良投资环境的同时,金山区政府又著力“练内功”。吴尧鑫介绍说,为进一步提高该区服务企业水平,更快地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金山特地设立具有谘询、协调、督察等功能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一线通”企业服务热线电话(57921365)。这条热线一年365天24小时无障碍接听企业来电,并立刻登记,现场答覆一般性的谘询问题。在遇到紧急事项时,热线电话值班人员能够组织专业人员连线第三方手机,回答难题,还能通过协调指派专业人员到现场服务。企业可通过这个热线,直接向区四套班子对应项目包干领导或属地领导反映困难和问题。
“虽然希望优秀的企业来金山投资,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金山区有几个原则是坚持的,比如说,第一、一定同我们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百姓的民生问题要解决;第三,一定要符合发展产业导向”。吴尧鑫书记还表示,机遇要抓,但要有选择、有原则。面对“后发优势”,金山区提出:要高位发展。按照金山的发展要求,不可能走老路。投入比较多、产出比较少、环境污染比较重的产业不能要。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引进投入少的、有科技含量的产业;要站在整个上海的高度看金山,站在整个长三角的位置看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