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孩子明明又文静又乖巧,可在幼儿园里却经常受到同伴的欺负……相信不少家长都遇到过类似问题,怎么办?
不少家长都希望孩子受到欺负时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但是,大多数家长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孩子间的打斗基本上都是暂时性,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很可能今天吵明天好,在这一过程中互相磨合,逐渐学会交往。如果轻易地以动手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容易使孩子的争斗升级,最终造成更大的伤害。更何况,即使在成人社会,暴力行为也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具体建议:
1、在冲突中,如果孩子受到的欺负并没有达到“皮肉受苦”的程度,只是别的小朋友“拿走积木不给我”、“不让我上滑梯”之类,你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和这些小朋友交涉。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让他懂得如何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2、如果孩子受欺负到了挨打的地步,你可以先向孩子说一些安慰的话,然后跟他说:“以后再有人这样欺负你,不要哭鼻子,告诉幼儿园老师,老师会批评他。”这可以使孩子意识到,还击不一定非得“以牙还牙”,对于这种“不公道”的行为,应该让主持“公道”的人去管。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对他学会将来如何在一个有规范、有秩序的社会中为人处事,也是很有帮助的。
3、3岁前的孩子打架,原因一般很简单,多数是由于抢夺别人的东西或被人抢夺所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明道理,又处于一个“自我中心期”,往往分不清什么东西是别人的。这时,家长仅仅说一句“不准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够的,最好是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或其它活动引开他的注意力。
另外,小孩子打起架来,往往下手不知轻重,所以为防止孩子受到这方面的伤害,加强照顾和看管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