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记者 孙辉
在日本爱知县一家汽车零件厂做临时工的王先生在两周前被工厂炒了鱿鱼,同时被解雇的还有他同组的两个同事,也都是华人。
这家工厂主要业务是给某著名汽车制造商生产发动机零部件,王先生是去年4月到该工厂工作的。已有永住资格的王先生是在去年年初看到这家工厂招聘广告的:招聘发动机零件研磨工;要求,有相关合法在留资格、有工作热情;待遇,日勤8:00~16:50、1400日元/小时。
王先生说,就是冲著工资高又是给大企业做零件才去应聘的。去年最初在工厂里的几个月也的确非常忙,工人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可是几个月前,工厂的业务明显地缓慢了下来,他和同事就感觉到事情不妙,果不其然,裁员的大刀终于落到了他们的头上。
各行业掀起裁员风暴
随著世界经济形势的恶化以及对新车需求的急剧下降,日本国内12家主要的汽车制造商2008财年共减产汽车约189万辆,并且裁员其国内非正式员工共计1万4000人。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汽车产业的持续低迷,给本就严峻的日本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
花旗集团日前已决定出售其在日本的一个分支机构——日兴花旗信托银行。此前,花旗集团已经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万多人。有消息说,遭裁员业务单位也包括其在日本从事个人证券交易服务的日兴证券公司。该公司将在40岁以上的员工中募集提前退职人员,并将压缩管理层的人数;另外,摩根士丹利在日本进行了第三轮裁员总数达到150人左右;野村控股表示,计划在伦敦裁员1000人。这是自收购雷曼兄弟后,野村第二波裁员行动。野村先前已在东京裁员。
为了因应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东芝计划到明年3月底为止,将裁减短期雇用的临时工达480人。其中,大分厂380人、北九州厂100人。今后如果持续减产的话,裁员人数可能续增;佳能公司旗下的大分佳能公司日前决定解除8家承包厂家以及由派遣公司派到该厂的共计1100多名工人的工作合同;家电巨头夏普11月20日宣布将终止福山手机半导体工厂300名派遣职员雇佣契约,绝大部分派遣职员被迫遣返。
临时工首先遭殃
日本以制造业为主开始出现裁员潮,非正式的员工首当其冲,成为裁员的首要对象。据估计,金融危机将造成约24万人失业。
日本国内以制造业为主,裁减非正式员工的动向正在扩大,特别是汽车业最显著,主要的17家汽车厂商由于美国市场急速恶化,裁员超过8000人。电机业界也由于市场低迷,半导体相关工厂的裁员也趋于显著。
马自达表示,旗下两个日本工厂的1300名临时工年底合约到期时将不再续约。马自达工厂目前雇佣了1800名临时工从事生产工作。
与此同时,五十铃汽车表示,将在年底前精简日本工厂的所有1400名临时工。该公司发言人表示,公司将提前终止绝大部分临时工的劳动合同。
马自达的裁员规模相当于该公司22000名正式工的约6%。五十铃的裁员规模相当于其7700名正式工的18%。
日产汽车表示,随著下调国内产量,公司明年会在日本裁减500个短期工作岗位。
丰田汽车自3月份以来已经把日本临时工数量从8800人缩减了20%,至6800人。该公司还计划在明年3月底之前再裁减3800个临时工作岗位。
日本企业在1990年时,平均每5名员工中有1名是非正式的,现已增加至平均每3名有1名;特别是日本在1986年修改《劳动者派遣法》之后的近20年来,经由人材派遣公司介绍而从事临时工作的人数大为增加至321万人,是20年前的大约22倍。
日本原本限制人材派遣公司只能居中介绍包括口译在内具有专业知识的13种业务人士,给企业从事临时的工作。但在大幅放宽限制后,许多企业积极利用非正式雇用的方式来节省成本,造成非正式员工大增。日本企业中,非正式员工是针对正式员工以外的临时雇员而言,包括打工者、经由派遣公司介绍的临时工作者、以及限定工作期限的从业员等,有的是由公司直接雇用,有些则经由派遣公司介绍间接雇用。
今年9月的日本失业率是4%,出现恶化的趋势。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估计,金融危机将造成日本约24万人失业,使得失业率上调了0.4%至4.4%。
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分析家表示,雇用市场今后将开始真正恶化,很可能陷入业绩恶化、雇用恶化和消费低迷恶化,循环的不安正在升高。
在日外国人成裁员目标
在海外长大的日侨很大一部分人不能自由使用日语,从文化上讲他们也是外国人。
日本厚生劳动省11月发表的一份日侨工人调查报告可以看到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这份调查报告说,在日本工作的日侨工人近来很多人失去了工作,他们不得已重新寻找职业,但由于大部分人语言不通,找工作碰到不少困难。据统计今年9月在职业介绍所重找工作的日侨逾千人,同比增加了2倍多。其原因是,大部分日侨在汽车行业和机械行业当临时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的汽车和机械出口遇阻,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收入,从而开始裁减员工或停止招工,而最遭殃的就是那些不太会说日语的日侨。
除日侨外,在日其他外国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相比之下,政府对这些外国人的再就业支援则更少。
再就业成难题
日本各大汽车公司的裁员计划给在汽车行业任职的临时员工造成了很大影响,使他们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一位高中毕业后就来到东京打工的临时工说,他到东京已经有14个年头,2004年职业介绍所将他介绍到一家大型汽车公司打工,原希望好好地干上几年能够转成正式工,一场金融危机将他的梦想彻底打破,他于日前被解雇了。幸运的是,不久后,他在一家大楼管理公司找到了工作。但是和他同时被解雇的一位同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位同事失业后先后去过十几家公司,但都没有被录用,无奈他只好回到了老家九州。
广岛劳动局调查显示,马自达位于广岛市南区的宇品工厂812名被辞退的派遣员工中,成功找到新工作的人不到1成。
广岛劳动局相关人士表示:“在各大企业减产、裁员风暴中,今后派遣工人的问题将更加令人担忧。如何重新调整对策,投入相关力量解决派遣职员的再就业问题成为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留学生就职或出现“冰河期”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重挫的日本出口型制造业纷纷推出裁减季节临时工和缩小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留学生的计划。
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风暴中受到重挫的日本出口产业裁减员工是预料之中的,就业环境无疑将进一步恶化。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经济调查部高级研究员山本康雄接受采访时预测:“估计未来一段时期日本失业率将呈现上升趋势,从目前的4%前后升至5%的高位。”
企业压缩雇员的动向不仅限于季节工和劳务派遣工,大学毕业生也在其中。据《朝日新闻》对100家大企业的紧急调查显示,目前已经有15家企业开始考虑减少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表示增加招聘的只有2家,有44家企业回答招聘人数将与上一年持平。
《朝日新闻》分析,最近几年在景气好转中,大学毕业生的“卖方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转为“买方市场”。
还有分析认为,如果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继续扩大,9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后大学生遭遇的就业“冰河期”可能再现,在日本即将毕业的留学生也将面临就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