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湖南卫视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风靡全国,很多人参与其中,“你是凉粉、笔芯还是玉米”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问候语。经常关注欧美电视节目的观众,不难发现,“超级女声”基本上是美国经典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的翻版。
无独有偶,今年5月,一个名为开心网的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类网站开始风靡中国都市白领阶层,并逐步向大学生群体渗透。这个网站同样是成功复制了在美国开办得如火如荼的Facebook,“今天你开心了吗?”成为时下白领阶层中最流行的口头禅。
中国版的Facebook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比如中国的校内网、海内网等,可以提供一个加强彼此联系的网络互动平台。
Facebook创始人是马克.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同样,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2004年2月,扎克伯格与他的两个室友莫斯科维茨和休斯一同创建了Facebook网站。
用户可以在网站上建立自己的档案页,包括照片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用户之间可以公开或私下留言,可以参与各种游戏,还可以加入其他朋友的小组。用户详细的个人信息只有同一个社交网络(如学校或公司)的用户或被认证了的朋友才可以查看。
最初,Facebook仅是哈佛学生的交流网站。上线后,用户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并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截止到2007年7月的数据,拥有3400万活跃用户(含非大学网络中的用户)。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一年中Facebook的用户数量翻了一番,甚至有人预计Facebook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越MySpace成为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络站点。
Facebook的成功引起了程炳皓的兴趣,去年11月,身为新浪企业服务副总经理的程炳皓和几位同事离职成立了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就是“开心网”的运营公司。
在网络上搜索“开心网”三个字,很容易搜索到很多模仿Facebook的命名为“开心网”的SNS社交网站,www.kaixin.com的域名也早已被注册。程炳皓的“开心网”域名www.kaixin001.com,则是同类型的社交网站中和Facebook风格最为接近,模仿程度最高,也是颇受网友欢迎的社交网站。据了解,“开心网”的人气于今年5月一路狂飙,8月份网页浏览量已经达到3000多万,远超过中国最大的SNS网站校内网。程炳皓复制美国Facebook模式取得首轮成功。
风靡白领阶层
与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校内网相比,“开心网”深得都市白领阶层的青睐。都市白领基本上都离不开电脑,且工作压力较大,朋友之间疏于沟通。“这个网站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很多大学同学毕业后没有什么联系了,但是某一天有一个好友找到了我,我跟著他的好友链居然找到了大部分同学,现在重新建立了联系,我感觉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渠道。”在某外资企业工作的员工岩峰对“开心网”十分推崇,他也是程炳皓建立网站初期,最早注册“开心网”的一批用户。现在,每天登录“开心网”已经成为他的必备日程。
“开心网”的主页几乎和Facebook大同小异,注册时明确说明要用真名,但是这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使注册用户用的是假名也可以注册成功,一旦注册成功,用户可以通过MSN、邮箱、QQ号码,邀请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加入。在主页上可以写日志、写心情、玩游戏。
和Facebook一样,“开心网”开发了多种组件,包括音乐、电影、礼物、收藏、记录等等。截止到11月12日,开心网开发的供用户选择的组件已达到27种,如“咬人”、“回顾”、“电影”等。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组件,每一次添加组件和每一次测试,用户都可以选择和好友一起分享过程,也可选择隐秘设置。
开心网最经典的两个游戏是“争车位”和“买卖奴隶”,这也是直接复制于Facebook。如果用户添加了争车位组件,可以自动获得一辆二手奥拓,并拥有自己的停车位,但是如果想让这辆价格低廉的二手车换成气派十足的劳斯莱斯,就只能去好友的停车位停车以获取费用,但是每辆车的最高收益额是7200元。所以用户必须要经常变更停车位,以赚取更多的费用。如果成功邀请朋友加入开心网,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正是这种虚拟的利益和虚荣心的驱动,开心网的用户通过朋友推荐逐渐壮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病毒式营销。
“开心网”遭遇内部“封杀”
“今天你开心了吗?”、“不开心就落伍”已经成了众多办公室开心网友的口头禅。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最近,网页浏览率最高的应该是开心网吧,使用率、波及率最高的也应该是开心网吧?停车、挣钱、拉力赛、朋友买卖、咬人、测试,成为大家最近的话题;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现在同事,都能发现他们在开心网的足迹。”
由于组件的娱乐性较强,致使某些公司白领陷入其中一度难以自拔,甚至上班时间也难以控制自己。比如争车位的游戏,用户必须要在其链接的“开心网”好友中选择私人车位停放,停放时间越长,赚的钱越多,然后可以买更多的好车,还要避免让好友发现,否则就要被贴条。尽管车是虚拟的,钱是虚拟的,但是好多人痴迷游戏,熬夜换车位、贴条、买奴隶。每隔一小时左右就登录网站,对网上买卖游戏过分认真,等等,被网友称为“开心网综合症”。
一些公司领导看到“开心网”的“瘟疫式传播”以及员工的狂热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影响工作效率为由,对该网进行了“封杀”,部分公司选择屏蔽“开心网”,原因是担心“员工上网不工作”。所谓的“封杀”仅仅是某些公司内部担心员工过度沉溺“开心网”影响工作效率而屏蔽网站,并非互联网的主管部门下的“封杀令”。
“开心热”的理性回归
公司以影响工作为由对“开心网”的封杀,从公司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讲,合情合理、无可非议。关键是这种内部的封杀能否阻挡住网友的热情,又会不会对“开心网”自身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呢?
开心网用户严峰对此的态度很明确:“开心网就是一个娱乐网站,娱乐网站多得是,就算是没有这个网站,还会有其他消遣方式,比如新浪土豆网,一样消遣。没有‘开心网’还有校内网,没有校内网,还有国外的Facebook。”
网友卉一也认为:“没有必要封杀,除非是屏蔽整个网络,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屏蔽虽然流失一部分用户,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屏蔽,而且开心网处于内测阶段,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开心网”作为SNS网站并非是独一无二,校内网、海内网都有和其相类似的功能,网站的博客也增加了各种各样的类似组件来吸引网友。可以说,“开心网”潜在的竞争对手很多。另外,游戏组件的更新较慢,网友长久形成的审美疲劳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开心网”的风靡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由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变得极为奢侈,它满足了都市白领阶层忙碌中短暂的休闲和消遣,以及从游戏中带来的虚荣和快乐。
网络的虚拟性,网友信息的真假难辨,使得期望通过“开心网”交友的网友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对等交流。王卫明博士认为社交网站作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缓解一时的压力、宣泄烦躁的情绪,但真正的沟通和了解还是需要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实践中,“网络社交热”最终还是要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