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金融海啸下的中国经济
日期: 08年10月4期

■ 本报综合报道

在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后,国务院成立了由主管金融的副总理王岐山领衔的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委员会,这个新成立的委员会负责处理国际问题,以及监察海外金融变动,有需要时,委员会将会调整相关经济政策,以作回应。

全球经济都处在美国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难独善其身。尽管温家宝总理在1014日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持续了8年的快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的推动下,已进入了缓慢下行趋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透露,根据近30年中国经济周期的计算,美国金融危机加速中国经济周期步入谷底,而明年将是这轮经济周期的谷底,GDP增速可能降低到8.5%,最悲观的预计将跌破8%。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正在全方位体现出来。

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面对华尔街金融风暴发出这样的预言:全球经济衰退才刚刚开始。美国金融拯救的计划能否奏效仍然是个未知数。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能够从这场危机中吸取什么教训?

中国损失有多大?

在美国的经济学家张炜指出,目前中国在美国的投资,还没有一个全面的估计,这包括中国的外汇储备和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

他说:根据美国提供的资料,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债大约有5000亿美元,大约占中国外汇储备的30%。中国还购买了美国公司大量债券。美国雷曼公司破产,一些中国商业银行在里面就有投资。这部分投资没有表现在国债之内。

张炜认为,总的说来,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在美国的投资有8000亿到9000亿美元。但是这些数字都没有得到中国官方的证实。如果美国经济出现问题,中国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在北京的经济学者仲大军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最大影响是中国财富量的减少。他指出,中国有很多外汇储备,但是投资到美国的外汇储备,其中一些出现了损失。这些投资很难收回来,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如果收不回来,这些国民财富就要消失了。

被美国绑架?

仲大军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第二大影响是造成经济的拉动效果损失。他说:中国经济在前几年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的进口需求拉动。中国的许多企业是为美国的需求而生产。美国经济如果出现衰退,这种需求就会开始减弱,将导致中国许多的出口企业停产,工人失业,企业亏损。

美国的《现代中国》杂志主编程晓农也认为这种影响不能低估。他说:中国已经面临经济衰退和企业倒闭的风险。如果企业不能摆脱目前利润下滑的困境,经济实体必然会受到影响。另外一方面,很多外资正在从中国撤离。如果政府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那么股市和房市必然会经受进一步的考验。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金融管理系教授孙来祥指出: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中国房市和股市的泡沫是相当大的。中国股市下跌70%对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有些不可思议,按照发达国家股市标准来看,中国房市动荡幅度之大也让人触目惊心。这种动荡对于老百姓的心理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仲大军认为,中国应该增加经济的自主性,防止过于依赖美国的投资。他说: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现在被捆绑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接受了大量的美国投资,同时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美国经济一出问题,这些债券就很危险。实际上,这种捆绑是一种无奈的捆绑,中国实际上是被美国绑架了,中国没有办法,必须配合美国的救市行动。

救市能否有成效?

中国政府自从2004109次调高利率,一直致力于抑制经济过热,而最近自2002年以来首次调低利率,这是因为中国政府认为由于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有可能恶化。同时,中国当局立即采取救市措施以扶植股市。比如:取消购买人的股票交易税;指示管理国有银行股票的中央汇金公司买入银行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支持国营企业买入股票等。

但多数专家认为,管理层的这些措施很难救援股市。因为投资者担心,源自美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危机会波及到实体经济领域。

令人感到不安的不仅是股市。最近,地方政府出手拯救房市的报道充斥著国内各大媒体,1018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地的政府应该说有能力也有责任作出一些政策上的选择,应该给各城市政府一定的自由度,如果有什么问题再纠正,还来得及。当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在密切地观察各个城市的政策动向及政策效应,适当的时候会拿出规范的意见。这充分表明中央政府已允许地方政府干预楼市,但成效还未可知。

是危也是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101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认为,金融危机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各位可以回想一下,30年的改革开放,出现过多次的通货膨胀或紧缩的局面,每一次我们应对之后,取得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又会上一个新台阶。杜鹰说,我认为这次也是同样的,这个冲击不可小视,影响可能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我们要充分估计它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坚信,有如过去几次一样,战胜了这次的危机挑战以后,中国经济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有这样的信心。

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认为,机遇对于中国而言,一是藉此机会调整产业结构,二是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主动出击,等待可能意味著死亡。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华民认为,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对国外经济的依赖程度越高,经济的稳定性则越差,因此将经济增长点由投资和出口转向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面对来势更加凶猛的美国金融海啸,项怀诚,这个经历过上世纪末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前财政部部长这么说道: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对于这次金融风暴,我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不落井下石,不幸灾乐祸,不会置之度外。中国政府的这种态度,在上一次亚洲金融风暴时,就已经具体地表现出来了。

◎ 媒体评论

金融海啸发生以来,中国的态度与动向在国际社会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而且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即使今年第四季度增长可能放缓,但是中国仍然是世界各大国中经济增长强劲的国家,13亿人口、巨大的内需市场与进口能力、巨大的储蓄能力与很强的避险能力(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与不被迫持续升值),使得中国被视为金融海啸避灾减灾的重要力量。

香港《文汇报》何亮亮

目前,国内经济界充斥的一股信心爆棚地要抓住机遇、收购美国资产的呼吁令人不安。毕竟,美国经济的规模仍是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3倍,是中国的5倍。尽管美国遭受到了严重的金融海啸,但中国目前还无法撼动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所以,尽管中国准备出手帮助美国救市已无悬念,但我们投入这笔银子除了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方式,并在过程中如何做出明智的投资判断之外,更重要的是抓住全球危机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即在西方国家自顾不暇时,趁其减少经济上对中国的贸易打压,政治上降低批评中国民主与人权的调门,认真推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比如自己积重难返的股市怎么完成救赎。

深圳《腾讯网》石述思

近来,不断有学者预言,在全美53万亿美元的高额负债和转嫁金融危机的动机驱使下,美元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而美元一旦崩溃,持有巨额美元储备,高度依赖对外经济的中国将陷入被动。这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保持警惕避免进一步陷入别人布好的,则也是必要的。在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由于实行人民币不贬值、增加财政投入刺激内需等政策,同时采取一系列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在危机中并未受到直接冲击。因此,当前第一要务,就是考虑如何像应对亚洲金融风暴那样度过这场浩劫,不至于中了人家的圈套。

深圳《腾讯网》石述思

前几年,中国不少官方经济学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一个赢家,已经从全球化中受益良多。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从参与全球化中获得许多直接和间接好处,这是前所未有的积极局面。全球化改变了中国的演变进程。但是,仅仅看到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显然是片面和天真之见。如今,中国正在遭到全球化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少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已经品尝了全球化苦涩的味道,体验了全球化的阴暗面。”“今天,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重创中国在美国的证券投资,中国开始为华尔街主导的全球化付出惨重代价。不仅如此,中国还有更多的海外利益实际上处在巨大的风险之中。中国人有必要重新思考全球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庞中英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2/8747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