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麻生太郎会推动中日关系 ——专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日期: 08年09月4期

■ 本报记者 张 石

 

  由言论NPO与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主题为亚洲未来与中日的作用的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于9月15日17日在东京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先生作为嘉宾出席论坛,并在各种场合做了重要发言。9月16日,在东京的椿山庄酒店,本报记者采访了赵启正先生。以下为记者采访及赵启正先生发言纪要。

  记者:您怎样评价小泉、安倍、福田这三届政权下的中日关系?

  赵:中日关系本来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应该更多地寄希望于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因此应该是一种稳健的,而不是很敏感的和轻易变化的东西。但是中日间却有些特殊,很寄希望于领导人。中国人回忆中日关系的时候会说到田中时代,田中角荣克服了许多困难,使中日邦交得以恢复。再如大平正芳、二阶堂进等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是有里程碑式的贡献的人物。

  小泉时期,我们称为5年倒退,中日关系冰冷到如此程度也是出人意料的,令人失望。而安倍使中日关系从下坡走到了上坡,而且这个上坡在福田时代得到了巩固和提升。日本领袖的对华关系,在中国人看来是一个符号。对这个符号中国人是很注意的,并对此很敏感。特别是在一般民众中,总觉得中日关系和日本当政的领导人关系很大,当然我也希望领导人对中日关系能有很大的贡献,更希望中日民众间的关系巩固。当然,民众关系的巩固需要时日。从这次会议的调研来看,也还存在著一些问题。

  这次舆论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的看法有很大改善,这样就好,因为对这种改善,不一定要求是对称的。长期来看,这种改善是会有回报的;短期来看,并不一定。〔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召开之前,主办方循例发表了每年举行的日中共同舆论调查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人对日印象非常好的比例为6.6%(去年为3%),认为对日印象得到改善的比例为54.3%(去年为47.5%),体现出明显的改善倾向。但普通日本国民认为对中印象转坏的比例为60.8%(去年为57.6%),特别强调对中印象恶劣的比例为14.8%(去年为8.7%),呈现出明显恶化倾向。笔者注〕现在中国人也有需要日本人更好地理解的地方,双方也需要更好的交流,以此表达中国人对中日友好的重视。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持民族主义的态度,但这是少数的,不要因为他们影响大多数。

  记者:日本政界和舆论现在普遍认为麻生太郎会成为日本下任首相,那么您对麻生时代的中日关系是怎样展望的呢?

  赵:麻生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不会轻易地在中日关系上开倒车,绝对不会的。因为这涉及到日本的利益,也涉及到中国的利益。我觉得他会以一个政治家的智慧来推动中日关系,而不是开倒车。不只麻生,其他人当选也是一样,中日间的形势是向前的,并不是可以随意扭转的。作为一个英明政治家,我相信他会做得更好。

  赵启正在9月16日上午的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在发言中,他首先对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加藤弘一的发言做了评价。他说:刚才发言的加藤弘一先生是我的朋友,是个性情中人,很重感情。很多人都说奥运会的开幕式好,残奥会的开幕式不好,但是他说,400名的聋哑人年轻女子的表演感动了他。他这样说,是很自然的,因为残奥会更体现人性,也许,这个开幕式应该给予更高的评价。

  2008年,对中日关系来说,是非常值得宽慰的一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这次访问叫做暖春之旅。汶川大地震,引起了日本的地震援助,日本媒体叫做地震外交,这使许多中国人非常感动。以后东海问题又取得了突破。福田首相去北京参加奥运会,日本运动队手持中日两国国旗进入会场,这样丰富的、新的中日交往的记录,使大家感到很高兴。但是这些进展都是克服了许多障碍而得到的,正是因为克服了许多障碍,它的意义也就更重要,对今后更有一个启示和促动的作用。但是很多人在谈2008年中日关系的进展时,都忽略了一个看起来是小的、但是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7月份日本号驱逐舰访问湛江。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中国的媒体做了报道,一些报纸都登了很大的照片。原来我很担心,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其实是有一点的。我在网络上发现有人提出来了:你们知道上次日本军舰到湛江是在什么时候吗?是1943年某月某日。但是居然这样具有民族主义情绪的言论没有传染开来。中国的网络是十分厉害的,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传遍所有的网,但是并没有传染开来。这个事情对中日关系来说是一个测量题。我觉得这是中国网民的答案,中国的报纸也没有转载。

  当时日本军官访华团到中国,其中有一位很懂传媒,说中国强调对舆论要引导,这不就是新闻不自由吗?我说你对引导的理解有偏差。引导是中国政府说明自己的政策,比如说,政府说,请编辑和记者们理解,请他们自动地去做一些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说,在网上有人反对军舰访问中国,而报纸的主编们、记者们不理解中日友好的重要性,他就会自动转载,那就是说他没有被引导。日本青年军官访问团的这位懂媒体的朋友说:啊,理解了,这样的引导是好的。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8512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