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日东海油气田谈判处于并行线
日期: 04年11月1期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 张石)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与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长薮中三十二和资源能源厅长官小平信因为首的日本代表团,于10月25日在中国北京围绕着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举行了长达9个小时的事务级谈判。由于中日双方在领海主权的划分方法和资源所有问题上持不同主张,本次谈判最终没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只是为中日双方各自宣示自己的主张提供了一个正式的公开场合。会谈后,中方媒体报道双方取得了满意结果,日方则表示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种落差,显示中日双方在东海油气田开发上的对立尚未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
  中方主张,中日领海范围划分应遵循大陆架延伸段理论,不承认日本提出的海洋中间线原则。包括“春晓”油气田在内,中国认为在自己的领海范围和专属经济区(EEZ)范围内,保有自主开采海底矿藏资源的权利。但目前除了位于中日海洋中间线中方一侧的“春晓”油气田以外,中方尚没有其它具体行动,表现出克制。此前,中国大使王毅在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举行记者会见时曾表示,中国是大陆型国家,海岸线很长;日本是海岛型国家,海岸线较短。如果按海洋中间线理论来均分东海海域,对中国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体现了中国的一贯主张。
  日方在谈判中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1、中国目前开发的“春晓”油气田位于中日海洋中间线的中方一侧,但油气田的下部结构是否通往日本一侧,是否有可能吸取日本的海底资源,日方对此存在怀疑。日方希望中方能提供数据来消除这种怀疑,但中方拒绝了这种要求。2、日方主张以海洋中间线理论来划分中日领海主权,且目前中日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也以中间线为界。但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网页上,日方发现中方设立的矿区已经跨越了中间线,进入了日本的EEZ区域。中方表示没有具体行动,日方不理解这种“具体行动”是指“设立矿区”还是“实际开采”。
  今年以来,中国调查船不经通报而进入日本专属经济水域的频度在增加。据统计,自2001年中日两国达成海洋调查互相通报机制以来,中国在东海海域未经通报的调查活动锐减,2001年减至4件,2002年为2件,2003年为0件。但从2004年以来,中国没有通报日本而在日方专属经济水域里展开的调查活动,在东海范围内有4件,在太平洋上则从去年的8件增至16件。日方认为中国的调查活动不仅仅是海洋调查,更涉及资源调查,令人关注。
  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剧增,海底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受到重视。中日双方在保护海洋权益和争夺海底能源方面,对立和冲突的可能性日益加剧。但从长远来看,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位的石油消费国,在能源消费上拥有共同利益。今年9月在日本举行的中日新21世纪委员会上,两国代表已经谈到了包括东海能源在内的能源合作问题。双方认为:一、日本已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在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方面有许多先进技术,如日本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及核能发电方面居领先地位,中日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进行经济合作,日本的节能技术将在中国大有作为;二、在开发石油、利用石油、储备石油的问题上,中日可以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找到共同利益,中日两国再加上韩国,可以结成东亚能源消费共同体,这样既可以在与中东的石油交易中获得有利价格,又可以对稳定世界石油价格发挥影响力。目前,中日两国在东海能源开发上,越是强硬的姿态和说法越能在国内受到欢迎,暂时还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出口,但从长远着眼,中日在能源消费上的共同利益足以推动双方达成“能源合作”而不是“能源对抗”。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848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