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医生:
您好!我患荨麻疹多年,总是反反覆覆治疗不愈,所以、想谘询一下沙医生,荨麻疹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呢?中药可以治疗吗?
名古屋 渡边 萍
读者:
您好!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疙瘩”,是常见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15-25%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荨麻疹,在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出现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呈现斑块的部位奇痒难忍。由于大多数患者病因不明,故治疗有时也比较困难。
现根据有关文献报导向您简单介绍一下:
一、病因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可分过敏反应和非过敏反应两种:
(一)过敏性:多数荨麻疹是由过敏性反应引起的,由于某些人的体质特殊,体内的免疫系统对体外的某种特定物质有过敏反应。当这些人吃到或吸入接触到这种特定物质受到刺激时,皮肤就会因过敏反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而出现斑疹。
最常见的有鱼、虾、蟹、贝壳、羊肉、蛋类、牛奶等动物蛋白质,辣椒、大蒜等食物,药物过敏(内服或注射的药物),空气中存在的霉菌孢子、花粉、灰尘和动物的毛发及皮屑等被吸入,另外、虫咬、寄生虫、霉菌、细菌等各种感染或感染性病灶的代谢产物等,还有输血、治疗用的抗血清、球蛋白和白蛋白等都可以使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荨麻疹。
(二)非过敏性:有些荨麻疹引起的原因与过敏无关,如:
1、如某些药物:阿司匹林、吗啡、磺胺、青霉素、阿托品等,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它释放组织胺导致荨麻疹,不需要通过过敏性反应变化。还有某些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也可引起荨麻疹。
2、运动、出汗、高温或寒冷环境及精神压力和情绪紧张等都可使自律神经系统的胆碱能性神经末梢释放乙胆碱。乙胆碱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也可促使组织胺释放,引发荨麻疹。还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扩张引起荨麻疹,如饮酒等。
3、遗传因素:本病的家族遗传倾向目前已有文献记载,如家族性荨麻疹综合症等。
4、体内疾病:如红斑狼疮、淋巴瘤、恶性肿瘤等也可引起荨麻疹。
5、皮肤划纹症:即有的人的皮肤,在搔抓或划过的地方会浮起出斑疹(荨麻疹),此症状被称为“皮肤划纹症”。
二、注意
1、发疹部位不要去抓或热敷,因为这种刺激会让局部的温度升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加重恶化。还有热敷也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而引发荨麻疹。
2、要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及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绿豆、薏苡仁等碱性食物。油煎、油炸或油腻食物容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故应尽量少吃。
3、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不饮酒,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适应寒热等环境的变化。
三、中医治疗
下面向您介绍有关中医专家的几个经验方
1、风热型:多在温热天气时发生,斑疹呈深红色、奇痒难忍、全身灼热感、心烦、口乾渴、大便乾,尿黄,舌苔黄。
◆ 常用中药:防风、地肤子、牛蒡子、黄芩、白藓皮、丹皮各10克,生地15克,蝉蜕、苦参各6克,竹叶、生石膏各20g克,山楂30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2、风寒型:常于寒冷天气时发作,斑疹呈淡红色,发痒,患者周身微冷,舌苔薄白。
◆ 常用中药:麻黄5克,荆芥、防风、地肤子、丹皮、白藓皮、乾姜、银花、陈皮、桂枝各10克,浮萍、蝉蜕、白花蛇各6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3、血虚型:多在午后或晚间发生,斑疹红色,瘙痒轻,伴有低热,心烦不安,口乾而不想喝水,舌质淡红无舌苔。
◆ 常用中药:黄、防风、荆芥、丹参、当归、赤芍、熟地、川芎、白芍各10克,生地、白术、茯苓各15克,薏苡仁、何首乌30克,蚕沙6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您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调理,或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另外、关于防治本病的中成药在大阪《上海新天地》有售,欢迎您前来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