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秋刀鱼 / ○ 谢砚春
日期: 04年09月2期

  现今国内的人也时兴吃日本料理,不少有档次的酒家还会有生鱼片。生鱼片这东西多用深海里的金枪鱼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就着绿介末吃。我是从不吃生鱼片的,更没见过金枪鱼,自然无从想象金枪鱼在月光下的海面上如何翻跃飞翔。但我却时常想起秋刀鱼──那种足有一根筷子长的形体狭长的,脊背上有淡淡青绿色的海鱼。当然,我想到的仍然是它的美味。
  自然,在日本最受人欢迎的应该是金枪鱼而不是秋刀鱼。如果鱼儿也可以划分阶层的话,那么,金枪鱼属贵族,而秋刀鱼只能算是平民。
  在日本有一种很地道、很传统的喝酒的店铺,这种店即使是在东京或大阪这样的大城市也普遍存在。这种店的店名用汉字写着“炭烧”两个字。店面外门楣上常常横挂着几块分割又相联的土蓝色的布帘,有趣的是这帘是半长不短的,遮住了张望店内的视线。顾客一进一出的都随手把帘一挑。不消说,这是很有独特的东洋情调的。门外还悬挂着一溜儿由大到小的形状长长的灯笼,上面一律写着“炭烧”字样。有时上面还绘有一个怒目金刚式的武士头像,漫画似的寥寥几笔却十分传神,而里面的格局通常只是柜桌一体的长方形的台子围成的一圈,巴台式的椅子就设在圈外,顾客都围坐在柜台的外面。
  而所谓的“厨师”通常也是店长,就站在柜台圈里。很简单的一些厨具,最具特色的该是几个依次摆设的炭炉。在炭炉的上面铺架着烧烤用的铁丝网。烧烤的材料通常是新鲜的章鱼或秋刀鱼。吃烧烤的章鱼较费事,烧烤后常用一把排刷刷点糊状调料。吃秋刀鱼则简单些,整条地左右两侧翻烧一遍,上面可以放几粒盐巴,偶然间掉进炭火里的盐巴在瞬间即发出轻微的爆破声,带起些微的炭灰,但这并不妨碍顾客的味口却反增一些情趣。这种店的顾客通常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各自喝自己的说自己的,店长在更多的情况下像是个串台词的角色,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调控着整个店里的局面与氛围。
  烤一串章鱼或一条秋刀鱼,不过上百元或几百元的日币。而酒,即使喝啤酒的通常也是散装的扎啤。一个汗津津的经过冷冻过的直围大玻璃杯,装着啤花芬香四溢的啤酒,让人胃口大开喉咙生津。但到这里的人更多的喜欢喝日本清酒。既然是喝日本酒,所有的器皿也一应都是日式传统的。用调温器烧好的酒,一盅一盅自个儿倒,绝对不往别人杯里斟,也绝不轮番回敬什么的。
  从店长、厨师到上酒的服务生,一身装束也是很特别的。说白了,像北海道的渔民,头上一律扎着一条白毛巾。那扎法不像中国陕北农民把毛巾绞着,扎结朝前在额头上的,而是日本武士的扎法。腰间再围系着一条围裙。上衣背面还印有大大的白色的字号──日本著名的演歌手北岛三郎上台演出时通常就是这付模样。
  这样的炭烧店是没有金枪鱼的。金枪鱼是贵族化的,是用来做寿司或生鱼片等上等料理的。这样不登大雅之堂的店铺,秋刀鱼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儿。随着炭火的红旺,店里就弥漫着一股浓得非要让人以酒解馋的香腥味,满屋子也是烟雾缭绕的。在这样的氛围里吃秋刀鱼,很快就能吃出人情味来,也可以吃出日本传统的民间文化来。
  光顾同一个店的次数多了,一进店,店长一面忙着手里的活,一面瞅了你一眼──“秋刀鱼吧?!”不待你开口回答,已香气扑鼻地往你面前一送,还随口长长地吆喝着“嗨!请--”一诺一唱,也是渔民式的,虽然情意绵长口风却是极其粗犷。在日本所有的料理店里,只有这种店最让人能从感情上贴近日本民族与日本文化,眼里看着秋刀鱼在火炭上翻烧着,心里也暖洋洋地怪踏实的。所以有时候进了店想换换口味,但看着店长的一脸热情,也只好顺着话头回答:“是的,来条秋刀鱼吧!”
  在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里,很少听到有人用“亲爱的”这个词。不论是人是物,只要喜欢,便一惊一乍地“好可爱呀!”可我在回想旅日的生活时,就不由地回想起那个渔民似的北岛三郎,回想起日本民歌《北国之春》,也回想起那些火炉里翻烧着的脊背烤得流油的秋刀鱼……最后,却会因喜欢这种平民式的生活而爱屋及屋地称秋刀鱼为——亲爱的秋刀鱼!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7764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