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培养五大能力 倡导玩物励志——韩天衡在日谈艺术品收藏
日期: 08年06月2期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中国当代艺术大家韩天衡先生近日访问日本。韩先生从关西到关东,走访了日本艺术界和收藏界,并与在日华人书画界朋友们见了面。自从1982年首次访日以来,韩先生已来日20多次,可谓日本通

  韩天衡现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等要职,被誉为当代少有的综合素养深厚而全面的艺术大家。韩先生精于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同时又是艺术品收藏的行家里手。韩先生访日期间,专门拨冗接受了《中文导报》专访,对中国蓬勃的艺术品市场和收藏热发表了真知灼见。

  韩先生首先指出,盛世兴收藏。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政府推动亲民政策,社会提倡人文关怀,是5000年来未有过的太平盛世。毫无疑问,艺术品市场的兴衰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22年前,韩先生在新加坡办展览,就有新加坡画家质疑说他的画凭什么跟我的画标同样价格?当时,中国画家月工资只有几百元人民币,而新加坡画家的月收入是四、五千新加坡币,相差20多倍。这个真实故事说明,国家经济不发达,艺术品同样被人看不起。所以,今天的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卖得高价,首先应感谢国家的发展,是大环境造就了个人的光彩,带来了个人的好处,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高腾的前提,是根。

  韩先生回忆称,早在1995年,他在马来西亚谈艺术和收藏时,就预测过中国的书画印、古董和艺术品将大涨。原因很简单,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保守统计,20%的中国人先富起来就有2亿6000万人,其中若有10%的人喜欢艺术品收藏就多达2600万人。举例来说,世纪老人齐白石实际活了94岁,一生留下大约3万张画、1万方印,也就是说齐白石存世作品4万件。如果2600万人竞逐齐白石作品,平均每650人才能得一件齐白石作品,供求关系之紧张可见一斑。中国的古董、已故艺术大家的作品,都是不可再生的,能再生的都是假古董。所以,当艺术品或流向海外、或被公家收藏、或被私人成批购入后,必然会造成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竞购局面,推动价格上扬。

  韩先生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成就大,中国人的口袋都鼓起来了。韩先生1982年首次访日,至今来日20馀年,每次都会跑一些古董店、古书店,与日本收藏界朋友交流。韩先生记得90年代初,曾在日本古董店买入一方旧砚台,店主问他是哪里人,韩先生示意他猜猜看。店主猜遍韩国、港台、东南亚,就是猜不到中国人,当他得知韩先生来自中国上海时,发出惊呼——因为从来只有日本人去中国购买古董文物,还没有碰到中国人来日购物。但现在,中国人来日购物已是普通现象,日本的古董店彷佛都要被中国人买光了。分析这支庞大的古董文物收购大军,其中有中国大小几百家拍卖行,有开到日本的中国古董店,有在日流动的中国人收藏家,还有在日书画艺术家朋友们。韩先生说,日本经济虽然停滞不前,但日本的艺术品市场却没有后退。十年前卖100万日元的文物,现在至少可以卖1500万日元,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推动了日本艺术品市场的复苏。

  韩天衡先生家学源渊,个人更是从6岁起就接触文物古董,沉溺其间超过60年,炼就火眼金睛,更是收藏的行家里手。韩先生分析当今中国风光的艺术品市场有几种倾向:1、纯粹艺术品投资;2、个人收藏以为研究之用;3、其他投资不保险,以艺术品作替代性投资;4、购入艺术品作高级馈赠礼品等。但艺术品收藏在历史上有高潮也有低谷,往往与社会动荡、突发事件、经济周期等因素密切相联。当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经趋于高潮,韩先生建议口袋里有钱的收藏者不宜跟风,要有理智清醒的判断——选择收藏品,宁缺勿滥,宁缓勿急。一个清醒的收藏家千万不要有饥饿感,企业人士涉足收藏也需量入为出,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韩先生提出,收藏需要五大能力。1、眼力:无眼力不足以言真;2、财力:无财力不足以言精;3、魄力:有魄力才不会出现失之交臂的遗憾;4、毅力:遇到好东西要敢于磨,从爷爷辈磨到孙子辈,最后就能水到渠成,功德圆满;5、潜力:有潜力才能成为出色的收藏家。有此五大能力,才能从事收藏,这是韩天衡在收藏和鉴赏领域摸索60多年得出的真髓。

  谈到流传到日本的中国艺术品,韩先生感慨良多。他指出,日本是海外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大宗,堪称为中国艺术品的宝库。比如,漆器在中国已没有特别好的藏品,但中国古代大量漆器从宋元明时代流传到日本,保存良好,日本就是中国漆器的宝库。日本的历史上也有战国时代,也遭遇过乱世,但日本人不破坏文物,尊重文化连续性。中国的唐太宗喜欢王羲之书法,就把王羲之的作品入昭陵作陪葬,而日本空海和尚带回日本的王羲之作品的唐代模本,历经1300馀年保存完好,成为国宝。目前,日本的博物馆、图书馆,还有个人收藏中国文物、古董、艺术品很多,在日本具有中国一级、二级水平的文物尚无法统计,比如南宋大画家牧溪在中国已经没有原作,在日本却有好几件真迹传世。流传到日本的中国文物不计其数,值得发掘,值得期待。

  最后,韩天衡先生表示,盛世兴收藏,希望收藏者在收藏过程中能成为学问家,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这样,收藏就不会玩物丧志,而是玩物励志,整个收藏队伍的层次就会得到提高。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5/7580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