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石
编者按:5月7日,陪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日本的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会见了日本环境大臣鸭下一郎。中日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和日本环境省关于合作实施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示范项目的备忘录》。通过此次合作,中日两国将加强在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加速中国小城镇污水处理的进程,改善中国的环境质量,促进中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实现。
5月24日到5月26日,先进国家环境部长会议在神户召开,继续讨论世界环境问题。5月23日,鸭下大臣在外国记者俱乐部作了有关日本环境政策、洞爷湖发达国家首脑峰会、G8环境部长会议等问题的演讲,并回答了《中文导报》记者有关中日环境合作的提问,以下是演讲与采访纪要。
这个周末,也就是5月24日到5月26日,将在神户召开先进国家环境部长会议。这次会议首先是为洞爷湖发达国家首脑峰会做准备,收集各个国家的看法和意见,并取得一定的共识。另外就是关于2013年以后的《后京都议定书》框架建构的中间环节,在环境大臣会议上争取取得一定的成果。
议论的主题首先就是为了实现长期的目标,就是改变现在世界对石化燃料的依存,建立低碳社会。我们希望低碳社会作为一个前景,为大家所共有,我们将对这个前景的存在方式进行讨论。对于这个问题的国际化的研究,比如说两国间研究等正在进行,我们将使这种研究更加切实地得到发展。
第二我们将讨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问题。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和亚洲各国有一个“神户合作计划”,如和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合作,具体地说有两点,一个就是提供数十年前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经历的公害污染经验,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经验教训,让这些国家引以为戒,同时达到克服地球温暖化的效果。
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方法,比如提供资金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建立下一个阶段的环境框架。可能在这次环境大臣的神户会议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议论。首先就是讨论削减二氧化碳的最大数字应该是多少。
在达沃斯会议上,福田总理代表日本表示∶应该订出各国削减目标,大家一起努力,并提出了各国公平削减的科学的“分类削减办法”。我们在神户会议上将对发展中国家削减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讨论,也将对发达国家对话程序进行讨论。大家可能都知道,3月14日至16日在千叶市召开了有关气候变动、绿色能源使用及持续开发可能性的第4次阁僚级对话,在这次神户会议上,也将讨论是否将这种对话继续下去。
我们还将在这次会议上说明日本关于各国订出削减目标,大家一起努力的方针。这也是福田总理在达沃斯会议上提出来的。在《后京都议定书》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将指出,在今后10年到2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排出量应该开始减少,并在2050年之前减少一半。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出了警告,并请求联合国研究对应措施。我们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准备了先进国家各国按照国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划。
在设计这个目标的时候,要叠加计算可能削减的数量,并确保削减负担的公平性。再一个就是国际环境合作的问题,我们要建立100亿美元的基金,叫做“凉爽地球合作者基金”,支援发展中国家的地球温暖化对策。第三个问题就是革新问题。要开发革新技术,并向低碳化的社会转移,这是非常重要的。要重视对环境能源研究开发的投资,在今后5年里,将投入300亿美元的开发资金。
“订出各国削减目标”和“分类削减办法”经常被误解,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个问题。日本的计划是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在10年到20年里二氧化碳排出量开始减少,并以这个全球性的目标为标准制定各国的削减计划。为了保证削减的公平性,要用科学的数据,把握各个领域的削减潜力,并且运用今后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制定削减计划。
为了推进全球性的二氧化碳削减计划,需要所有的主要发达国家都来参加这个计划。而按照“分类削减办法”,可以公平地计算出各个领域削减的可能性,也可以进行叠加计算。比如说,钢铁的削减量就在钢铁的领域定出一定的数量,发电就在发电领域计算,水泥就在水泥领域计算,可以说,“分类削减办法”是很重要的。
另外,2008年4月11日-13日,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鸭下大臣也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做了主题发言,为此《中文导报》记者问鸭下大臣:您在前些日子去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在环境问题上和中国环境方面的领导人做了哪些方面的交流?
鸭下大臣说,在中国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中国对于环境问题的关心也越来越强,我感到了中国希望在世界环境问题上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的决心,并很受鼓舞。在各种分组讨论中,我们对于超越国境扩展的污染物质,比如说沙尘等进行了讨论,并希望互相提供信息,共同防治。对于“分类削减办法”,中国方面理解了我们这个“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的削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