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日本问题专家谈最近中日关系: / 历史问题不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日期: 03年06月3期
  本报讯(记者 张石、杨文凯) 最近,《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分别在《战略与管理》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中日间的历史问题已经解决”、“ 支持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主张,震撼著中国的对日关系模式,日本有些媒体也认为他们的主张是引导胡锦涛政权在中日关系上走向“未来志向”的一种“导航”的“引擎”。最近,胡锦涛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圣彼得堡会谈,也孕育出中日关系的新动向。
  中国的一些著名日本问题专家怎堋看待这两位日本问题的“门外汉”的意见?他们对当前中日关系又怎堋看?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金熙德先生,他们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对於江泽民政权是否有所改变?
  蒋立峰:就现在的中日关系来说,历史问题不应该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日关系的基础,应该是三个文件,即1972年的《中日共同声明》、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1998年《中日共同宣言》。1995年以後,日本出现右倾化倾向,强调一下也可以,但是历史问题不应该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日关系有许多更重要问题,如经济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中国现在最希望的其实也是日本尽快恢复经济。
冯昭奎:过去我们的外交部门在发言时都说“重视历史,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或说“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历史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和蒋立峰不谋而合,我和他没做过任何商量,但是我也认为中日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历史问题。
   冯昭奎:不会有跳跃式变化,但会使中日关系更加友好。
   蒋立峰:“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过去中国的外交方针偏重於美国,现在也要和邻国更加发展友好关系。中国的对日方针会有一些变化,但不会有根本变化。
  金熙德:中国的对日政策不会有根本转变。我认为中国的政策调整已经到位,目前中国的对日政策非常稳健,现在球在日本这一边,我们想看日本怎堋做。
  蒋立峰: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可以提出建议,但要搞什堋“外交革命”,就是故意耸人听闻。
  金熙德:他们的观点在国内根本不成为问题,也没有对学界造成冲击。其实,在他们的文章出来以前,中国的对日关系已经调整完了。马、时的文章有一相情愿的因素,比较单纯化。
  冯昭奎:对於他们想推动中日关系的出发点,我是支持的。我和许多人一样,认为马立诚的动机是好的,有人影射他是“汪精卫”是不对的,但马立诚只说了中国方面有民族主义情绪问题,但是没有说日本方面也有民族主义情绪问题,而且可能比中国还要严重。我对时殷弘的基本观点也是赞同的,但他过於强调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可以制约美国,其实中日关系的发展对日美关系不会产生什堋影响,更不会发生什堋“革命性的变化”。
  冯昭奎:他们和我一样,是学者,直接的“尚方宝剑”是不会有的,我认为他们的文章并不是中央授意的。但是我们学者有十六大报告作依据,可以对新 导的外交表现和实践进行分析。我认为作为学者不应该去揣摩上面的意思,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说出应该怎堋做。不要闪烁其词,好像自己有什堋“通天”的法宝。
  金熙德:他们的观点应该代表个人的声音。中美关系专家对中日关系发表见解,尚不成主流。日本有些媒体跟风炒作,中国的日本研究界对此不屑。中日关系专家会从实№出发,说自己的话。
  蒋立峰:他们不可能代表中央的声音。
  蒋立峰:有可能实现,他不是说今年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了吗?只要他好好表现,是有可能实现的。
  冯昭奎:小泉的访中今年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金熙德:对小泉今年访中表示谨慎的乐观。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1/68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