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野县)房丽燕
乍暖还寒的3月是日本各个大中小学、幼儿园举行毕业式的季节。其实毕业式的称谓有些不伦不类。因为用中文它应叫“毕业典礼”,而日文则称“卒业式”。但无论是毕业典礼还是卒业式,都是为庆祝毕业而举行的仪式。姑且中日合璧,就叫“毕业式”。
3月的一天,我们也终于迎来了女儿小学毕业的日子。一大早,女儿高兴地穿上将升入中学的校服,对著镜子前后左右地照个不停,看得出她的兴奋、紧张及对中学生活的期待。
与老公一起来到即将举行毕业式的学校体育馆,感觉到了些许与以往不同的庄严气氛。待到时钟转到了预定开始的时间,校长宣布:“毕业式开始,毕业生入场!”话音刚刚落下,便响起了深沉而略带伤感的音乐声。后面的大门打开,在全场观众的注目下,毕业生两人一组随著音乐的节拍,缓慢而庄重地走进了会场。昨天还是稚气十足、天真嬉戏的童男童女,今天却以如此成熟、郑重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这种成长的突变令人一时难以适应。看著他们的样子,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这股感动的热流令我眼前模糊……
女儿和廉君一组,昂首挺胸,竟比廉君高出了半个头。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比起高高壮壮的廉君,女儿还显得十分娇小文弱。可是经过了六年岁月的洗礼,女儿已出落成了婷婷少女,真是令人感叹似水流年的时光不仅如梭般地飞逝,也给人、尤其是孩子带来了成长的巨变。
毕业生们正襟危坐在台上为他们准备好的座位上,接下来是毕业证书的颁发仪式。毕业生被一一点名叫到前面,鞠躬,双手接过毕业证书,退一步将证书举过头顶再鞠躬,之后转身向来宾、老师、同学及家长鞠过躬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刚才庄重的入场让我吃惊,这些小人们竟能如此严肃整齐,而接毕业证的一系列动作更让我感叹他们的成熟与老练。
在日本正式参加过三次毕业式。第一次是自己从信州大学大学院毕业。那时来日本时间不长,又对所学专业厌倦之至,巴不得快点儿拿到毕业证书,所以根本没有仔细体会毕业式的意义,也没能被那种气氛所感染,只有拿到毕业证书的如释重负感。
第二次是参加女儿幼儿园的毕业式。那次倒是真正对日本的仪式有了一点认识,也被那种离别的气氛所感染,掉了眼泪。但那时女儿还小,对她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单纯地被气氛所感动。
而第三次的今天则不仅感受到了气氛,还有对女儿成长的感慨。这表明她的人生又上了一个台阶,而且这个台阶上得非常郑重。
想想日本人真可说是世界上最锺情于仪式的民族。日本人的一生从小到老,会经历无数个仪式。从幼儿园的入园式、卒园式,到大学的入学式、卒业式,再到走向社会的入社式、退社式,以至于人生终结的葬式,大大小小日本人都很重视。其实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若说日本人很形式主义也不为过。但我觉得他们不仅仅只重视形式,也很重视实质。只不过通过形式来表现而已,我想他们所要表现的也许是一种严肃地对待每一段人生的态度。
再想想自己走过的这段人生,似乎没有经过一个值得纪念的仪式。幼儿园和学校就不用说了,想经历也没人为你举办。而应该留下人生最美好记忆的婚礼,却被我视为庸俗而拒绝操办。关于自己的仪式要数在日本经历的毕业式算是最隆重的,可是那时对一切都不甚了解,也没有很好地对待便匆匆过去,以至于没有留下什么记忆。现在想起来很有悔意,只可惜过去的时光不再来,若能再过一次人生,我想我会好好地对待每一个仪式。
“给勇气插上翅膀,乘著希望的风,广阔的天空,寄托著梦想……相信未来,相信奋发的青春力量。”
在“启程之日”的歌声中女儿庄重地结束了令她留恋的小学生活。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她将以新的面貌迈入中学的大门。仪式标志著过去一段人生的终结以及新的一段人生的开始。在女儿今后的人生中还要经历无数个仪式,希望她能郑重、认真地走过每一个历程,留下属于她的每一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