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市)单 琳
日本的正月,我们一家回故乡上海探亲,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真澄走在街上,多次被人问及:“你为什么不去上学?”国内还没开始放寒假,街上几乎看不到学生模样的孩子。
儿子的姑姑打来电话:“真澄,你今天跟爷爷一起去接贝贝放学好吗?”
贝贝是老公妹妹的女儿,去年九月开始上学。为了进现在这个重点小学,每天不得不早出晚归。早晨6:20必须起床,7:00由爸爸开车送去,8:15之前必须到达学校。下午4:00左右,星期一、二、四由奶奶接回家,星期三、五由外公(真澄的爷爷)接回外公外婆的家,然后在外公家做作业吃晚饭,等爸爸或妈妈下班后来接她去学画画和弹琵琶。据说几乎每天都要10:00左右才能上床睡觉。
真澄不解地问我:“贝贝的学校很远吗?”
“离爷爷家只五、六分钟,可离她自己的家却很远。”爷爷回答他。
“那她自己不会回爷爷家来吗?”从不需要接送的真澄不解地问。
“因为上海人多车多,贝贝还小,为了安全需要接送。”我解释道。
这天正好轮到真澄的爷爷接贝贝,我们就随爷爷一起去,顺便见识一下国内小学的现状。
离放学时间还有刻把钟,校门口已经挤满了接孩子的人群,有钱人更是默契地把私家车停在校门口的马路上。十多辆车默契地排成一列,公然占据著位于衡山路宛平路广元路建国西路这个六岔路口交通要道的一条行车线,我们看了咋舌:“这可是违章停车啊,而且竟然在交通拥挤的要道。”站在六岔路口监督著交通状况的交警一脸的泰然,违不违章那是他说了算,我们是杞人忧天。
这时听到学校的铃声响起,爷爷和想看个究竟的真澄爸爸随著潮水般的家长涌进了学校。学校的庭院里,孩子们整齐地排著队等候著来接应的家长,来接孩子的看上去多是孩子的祖父母或母亲,那些从私家车(公家车?)上下来的呢,看得出不是孩子的亲人,更像是孩子父母的司机或秘书之类的当差人。
走近孩子的家长们第一件事就是从孩子肩上卸下书包背在自己的肩头,然后有蹲下给孩子系鞋带的,有拿出饮料点心给孩子补充营养的,问寒问暖熙熙攘攘地涌出校门。当贝贝随著她的外公向我们走过来,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孩子一脸的倦容,才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孩子,早上七点出门到下午四点离开学校,的确太辛苦了。相比之下,在日本学校的真澄实在是太轻松了,早上8点出门,最迟下午3点半可以回家了。上一年级的时候还要“幸福”,几乎是吃了午饭就放学的。
爸爸让真澄背爷爷肩上的书包,爷爷不允:“不行,太重了。”
书包哪有背不动的道理,只见真澄轻松地背上了粉红色的书包。我过去掂量了一下,的确够重的,书包本体恐怕比日本的轻,但里面的书本是日本的两三倍。才一年级就有那么多书要装在书包里吗?爷爷说:“这仅仅是今天必须要用的书本,其它的都放在学校了。”
我把目光投向其他的孩子们,希望看到有自己背书包的孩子。
终于在闯入镜头的母女二人的右前方,我看到一个自己背书包的女孩子,但沉重的书包趿拉到她的屁股下面,甚是不堪重负的样子。回到家,贝贝很想马上就和真澄一起玩,但不行,她要做作业。在外公的督促下贝贝摊开作业本,我凑过去一看,哇,不得了,4、50道算术题噢。虽然只是加法,但清一色是连加的双重计算,才刚上学四个月哦,这么难。我倒吸了口气。
只见贝贝拿起笔,几乎没有停顿地“唰唰、唰唰”地往下写答案,不仅准确无误,而且字迹工整漂亮。真了不起!
一边,我们家的真澄正捧著DS游戏机玩得起劲,放假开始已经一个星期过去了,寒假作业还没动过一笔,他的理由竟是:“没时间”。的确,从准备回国到回国后每天的走亲访友,大人的忙碌同样拖累著孩子。好在真澄一个寒假的所有作业也没有贝贝今天的算术题多,老师放假前还对他说:“过个愉快的寒假,有时间的话,寒假作业加油吧。”宽大至极,宽松有馀。对比眼前认真专心的贝贝,简直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孩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