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让作品记录时代振奋人心——专访王子江祈愿世界和平展
日期: 08年02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著名旅日华人画家王子江,将于2月23日3月6日,在上野的森美术馆推出以祈愿世界人类和平为主题的王子江展。这次个展包括28幅巨幅水墨画作品,是继2004年王子江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引起强烈反响后的又一次大行动、大创作、大手笔。王子江在本次画展中以充沛的个人气力和雄阔的震撼性作品群包揽下整个美术馆,其艺术已超越了自然、生活、家庭、体验、具象、抽象、时空、知识,成为精神的升华,成为能量的释放,在中日两国间都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创作与展览模式。

  在个展开幕之前的紧张筹备过程中,王子江回顾了创作的起点。他认为,身为一名画家,需要追求艺术上的创新,更不能放弃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在过去,想像中的21世纪是便利的、自由的、美满的、幸福的社会,让人满怀憧憬。但真实的21世纪已经到来了,依然充满著饥饿、战争、资源争夺、社会混乱。王子江曾经去过很多国家和地区,真实感觉到世界太小了。事实上,全世界人们关心的话题都是一样的,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这是2004年北京个展的主题,也成为本次日本个展的一个思考起点。

  王子江说,当前,中国进入商品社会,许多画家热衷于润格、包装和金钱定位,真正关心人心人生、关注时代社会、追求人文思想的作品太少了。虽然中国美协鼓励画家们创作与时代变革相符合的大作力作,但普遍的创作风气是以市场容易接受的轻松小品为主,缺乏鲜明的时代特徵。王子江记得老师吴冠中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为他们上课时曾说过:如果你的作品不能振奋人心,就让人赏心悦目。王子江希望自己的作品既让人赏心悦目,又能振奋人心。他不想做纯粹的惟美画家,而是希望用绘画作品来记录时代、社会和人生。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影视对现实的记录能力太强,而绘画反映生活和现实的能力却在退化。王子江说,我既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自然倾向于用绘画作品来做一些时代的补充。他认为,个人的能力尚在其次,但如果现在不做,今后就晚了。王子江痛感,画家不能盲目地过早地让风格定型化以迎合市场需要,艺术家应该在回顾人生时看到自己走过的路,看到个人画风的变化演进,最后才会自然形成风格。

  说到在森美术馆推出个展,王子江表示这是继2004年后的又一次大行动。两年前,上野的森美术馆提出可以空出两周的档期,希望王子江能够出展;中国方面看了NHK电视台为王子江拍摄的创作专题后,也鼓励王子江把新的作品画出来。王子江说,既然机会选择了你,只有全力以赴。本次个展以祈愿世界人类和平为主题,确定思维后,耗时三个月,集中创作了26幅作品,再加上北京个展的2幅作品,共有28幅大型作品,布满美术馆上下两层大厅——如果按50号的画幅尺寸来计算,约为400-450张的篇幅。本次创作,王子江完全按照美术馆展厅的大小量体裁衣,完成的是一项巨大的创作工程;本次展览,也由画家个人负担全部费用,保证了艺术创作的自由和自主。在日本的创作和展览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王子江介绍说,本次祈愿和平主题,是北京个展大家庭主题的延续,主要用作品来反映生活、关注和平。比如《祈愿和平》描绘了东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互相理解与和谐共处的文化主题;《古玩市场》、《大餐图》等表现了北京庶民生活的和平共济、其乐融融;《天地万物逆旅,光阴百代过客》描绘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们穿插行走的脚步;还有表现欧洲造型的《旅游的季节》,表现中日文化对接的《京都遗韵》,表现和平的江南风景、抒情的小桥流水,当然也有大块面的雄浑的水乡文化。总之,全部创作都想表现人间互相理解的需要、世界和平美好的可贵,寄寓著人生不过是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不生活在和平年代就没有意思这个基本想法——这就是王子江心中的桃花源。日本的艺术哲学家泽井泷山指出,王子江的专业绘画技能毫无疑问是优秀的,他更是拥有重视心灵价值的东洋传统精神的画家。本次个展将成为检验画家专业层级和精神境界的试金石。

  个展中还有西藏题材的作品,也吸引著观众眼球,充满震撼灵魂的力量。王子江回忆在2005年8月,他第一次去西藏跟随老师一起取材写生,历时一个多月。王子江在西藏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充满了新奇:那里真是艺术家生活的地方,每每都在感动。回来后,王子江向老师许诺要画西藏,不见得画得多么深刻的作品,但一定要画一幅好画,画出对西藏的土地和人民、历史和文化的强烈印象。

  王子江看到的西藏人非常纯朴,眼睛里没有欲望、只有虔诚。王子江解释说,我们对人生的感受和理解,需要读很多书,做很多事,才懂得那些道理,可西藏人连小孩子都知道这些道理,他们就是这样纯粹、这样简单,眼睛折射出心里的透明,而我们还是一个劲地,或是执迷不悟。西藏人心中有佛,对人生没有太多需求,他们的人生与佛教融为一体,不是去追求信仰,而是自然地过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实现信仰的过程。画家体会到的强烈的印象和感受,完美浓缩在《圣域阳光》(14米×2.1米,见下图)中:那些脸部充满著雕刻质感的人物群像,反映了西藏式的心灵纯粹、精神超脱,以及历史的连贯性。此外,《远古回声》、《岁岁吉祥》等作品,表现了现代人与远古文化的心灵感应,还有西藏人与佛接近时的兴奋和执著。另外,还有一些丝绸之路题材的作品,也反映了人依赖自然、自然需要人维护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2008年是王子江来日20周年,也是知天命之年。这次祈愿和平个展不是过去的总结,而是人生和艺术再出发的新开始。王子江认识到用绘画作品来记录时代和人生是自己的艺术使命,并向著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他指出:1、在艺术上,水墨画创作是厚积薄发,生动挥洒的产物。经过多年的创作和积累,现在已进了创作全盛期,正是出作品、出大作品、出好作品的时候,自己珍惜每一次创作机会,不想让这个物质时代太贫血,因为文化是大事。2、日本的绘画,近百年来受到西方文化,尤其是战后美国文化的影响,水墨画时代中断了。希望自己的创作和实践对日本的水墨画复兴做出贡献。现在,王子江也在全国的中、小学里展开水墨画写生和体验的普及工作。3、在主题上,个人的创作经过世界大家庭祈愿和平之后,将向珍视环境方向发展,这也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课题。目前,日本的美术馆、寺庙等都有保存能力,华人画家应该创作能够记录时代、留存历史的作品,才不会产生遗憾。

  流览更多华人新闻

  请看中文导报网

  www.chubun.com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6554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