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宏)1月23日,在香港特区政府驻东京经济贸易办事处主办的交流会上,访日的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与旅日华人举行了岁末恳谈。他表示,未来几年香港将投入超过25亿美元,发展西九龙文化区,欢迎各位旅日华人移居香港,成就个人事业,为香港再造辉煌做贡献。
唐英年于1月21-24日在东京进行了工作访问。1月21日,唐英年拜会了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1月22日,唐英年拜会了日本文部科学大臣渡海纪三朗,向他介绍了香港发展西九文化区的计划,并了解日本政府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政策。唐英年还拜会了自民党国际局局长、日本香港友好议员联盟事务局长三原朝彦。随后,唐英年与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成员和商界领袖会面。此外,唐英年还拜会了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和前首相、日本香港友好议员联盟特别顾问森喜朗,向他们介绍香港最新发展情况。
1月23日上午,唐英年参观了“六本木艺术金三角”的国立新美术馆、六本木之丘和集文化设施、商业、住宅、餐饮购物和公共空间于一身的东京中城,具体了解了“艺术金三角”的构思、管理和运作情况。他表示:“艺术金三角的构思成功,糅合文化艺术和市民生活,对西九龙文化区计划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1月23日中午,在唐英年与旅日华人举行岁末恳谈时,正巧东京飘起了今冬首场大雪。唐英年说,今天室外大雪纷飞、寒意逼人,这里却是暖意洋洋的“他乡遇故知”。中国人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相信今天的大雪是一个好兆头。
唐英年表示,回归10年,香港经历了多个严峻的挑战:金融风暴、禽流感、非典等等。每次香港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克服重重困难,迈向新的高峰。目前,香港处于回归以来最好时期。经济保持健康增长,失业率不断下降,贸易总额和抵港游客数字屡创新高。与此同时,香港作为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窗口作用继续强化,CEPA已经涵盖38个服务业领域,让香港企业优先进入内地市场,让香港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
香港作为主要的国际融资渠道,截至去年11月,已经有430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集资超过2000亿美元。根据中央“走出去”的政策,香港成为内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试验场和基地。截至2007年6月,已经有240多家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开展海外业务。
香港的成功,在于香港引以为傲的自由经济体系和高度国际化。目前,美国传统基金会连续第14年将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的桂冠授予香港。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更创造了“纽伦港”这个新名词,将香港与纽约、伦敦并列为全球化的三大模范城市。这些美誉,充分肯定了香港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在中国人的管治下继续创造新的奇迹。
唐英年说,一个国际大都会所具备的素质,除了经济以外,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发展也十分重要。在未来几年,香港将投入超过25亿美元,发展西九龙文化区。这个项目是对文化艺术建设的一项重大投资,也是推动文化艺术长远发展和创意经济的策略性计划。文化区将汇聚世界级的艺术文化设施、人才和节目,令东方之珠加添一份人文的光彩。这次我访问东京,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观摩日本如何发展文化艺术,这两天的参观和会晤,给了我不少启迪,对日后西九龙文化区和香港文化的发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除了硬件和软件,优秀的人才也是取胜关键。香港一方面加强教育投入,另一方面也努力吸引各方面人才到香港工作定居,建设一个多元的国际城市。最近,特区政府进一步修改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放宽年龄和资格限制,争取更多世界各地的人才来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