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生谈到学习时认为无聊,还有的说一看到书就想瞌睡,甚至有的学生乾脆就说讨厌学习。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他们缺乏对学习的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事情,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不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吗?一个学生处于“我要学”的状态,就会事半功倍。反之,一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总是处于“要我学”的状态,勉为其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厌学原因
学生时代应该是学习的大好时机,也是学习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可是,现实中却有很多“讨厌学习”、“不愿学习”的学生,根据调查与分析,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原因:
1、基础差,自卑感强。有的学生一度很用功,但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多数归因于基础差和缺乏方法),就认为自己天资差,再努力也是白搭,于是就对学习没信心、无兴趣。
2、教师讲课缺乏吸引力,枯燥乏味,作业布置不适当等,从而认为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
3、对学习的逆反心理。有的学生因经常在学习上受到低评价,受不到老师的重视,加上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逐渐产生紧张、焦虑、不安、麻木、恐惧以至反感,产生了逆反心理,经常赌气中断学习。
激发学习欲望
我们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学是孩子的天职。如何将“学”与“玩”有机结合起来,兴趣就是它们的媒介和催化剂。不过,如何培养孩子持久的学习兴趣显然是一大难题。怎样才能培养学习兴趣呢?
首先,要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认识自己的能力。许多孩子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失败太多。家长如果能多为孩子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给予鼓励,帮助孩子制定力所能及的近期目标,让孩子发现和体会到学习与创造过程的乐趣,更好地自觉地学习。
其次,面对学习上的失败要进行正确的归因。就是说,每次取得不好成绩时,尽量要认真分析原因所在,而不要找客观原因。如果是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就要争取下次考好;即使再次没考好,也不要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要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下功夫。
再次,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习既要知难而进,又要做到从易到难。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必急于求成,这样每前进一步中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样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
其他还有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氛围、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