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红叶香岚溪
日期: 07年12月4期

  ■ 乐水

  在日本,赏花和观叶是一年中的两大行乐。春天的樱花开在四月初头,就那么七八天光景,稍纵即逝。秋天呢?虽说红叶较为久长,十月下旬到十一月末,各地都有观叶的佳处,但要达到十分、实现完美的鉴赏,还真得考究一番哩。

  红叶代表秋的魂魄,秋的精神,是大自然为人类精心布置的一道盛筵。这一年一度的秋的宴飨,需要多种因素巧妙地组合而成。如∶树木相对集中,还要有松柏和其他林木殿后,做背景,这样才显得厚实而不单薄;红叶期间没有风暴,接连几场严霜,使尚未失去水分的绿叶猝然受寒,一下子红起来,保持鲜润、亮丽之色。此外,最好有山溪河谷、巨石流水相映衬,像舞台的外景,似席间的音乐……

  听说香岚溪,这些条件都具备。

  那里的红叶之盛,我早有耳闻,可一直未能得闲走一趟。眼看住宅周围,木叶尽脱,即将进入冬枯时期,这才警悟,再不去香岚溪,恐怕拖下去就更难以寻到机会了。于是,下定决心,登上旅程。

  11月下旬孟冬,按理说,该是北风劲厉、寒气砭肤了。由于地球渐渐温暖化,季节将到小雪,东海地区还是一派暮秋景象。香岚溪在山谷之中,秋的脚步更加迟缓,城里红叶渐尽,那里可能刚进入盛时吧。

  导游是个年轻小姐,也许刚从观光学校毕业,看上去顶多二十岁,像中学生。一脸的稚气带著几分调皮。她送过第一次咖啡,便拿起话筒,向全车人作自我介绍。她有个很美的名字——梅江,说来到名古屋不满三个月。接著她叫人猜她是从哪里来的。几个老太太一阵乱猜,都没有猜对。于是,她说是打大分来的,家乡在耶马溪,那里的河豚有名,红叶也很好看。大分?上个月我从那里经过,早知道还是该去看看耶马溪的。何况,文豪川端康成和俳人种田山头火都去过,应该是个挺不错的地方。至于她为何调来名古屋,工作单位属哪里,都没说。

  车子进入香岚溪河谷之前,先到小原休息,观赏四季樱。一下车,就是一带山丘森林,一眼看到山坡和沟壑里一片银白,几处枫树,火焰一般在雪原上跳动。走近一看,是樱花!这就是小原四季樱,花开四季,一直到大雪压枝时才肯罢休。四季樱五瓣儿,花朵很小,无色,有点儿像乔麦花。繁繁密密,缀满枝头。在这里,枫樱同台,春秋共舞,大自然导演了一出奇特的妙剧。要说将要去的香岚溪是盛筵,是大轴子,那么这里就算是先尝一盘冷拼,先看一出歌舞。

  汽车继续行驶在山间丛林之中,不一会儿,向往已久的香岚溪到了。拦河一座赤栏桥,牌子上写著待月桥,站在桥上向河谷对面眺望,山高林密,沿著河岸,一排排枫树,霜叶如丹,悦人眼目。河水哗然,流红溢彩。两岸上下,游人如蚁。河里巨石纵横,河床上也满是游人。据说这里集中了四百多株枫树,是江户时代香积寺的一位叫三荣的和尚亲手栽种的。他为了吸引众多香客,决心把这一带河谷精心打扮一番。他每念完一卷《般若经》,就栽一棵枫树,数年如一日,直到圆寂。以后经过当地人有计划地植林,逐渐创造了今日的美景。我来那天,天气反覆无常,多云间晴,河谷里时明时暗,枫树的红色看上去也时浅时浓,变幻无尽。忽而凄然呈暗紫,转眼又是一派亮丽。

  观枫的中心是三州足助屋敷。所谓屋敷,就是古代富贵人家的住宅,如今成了一个景点,集中了许多小饭馆、杂货铺。其中有一家中华面馆,卖山西刀削面,一名张姓华人掌勺。排队买了一碗,五百日元,用筷子一抄,也就是四五根,鳗鱼般在清汤里浮动。好容易找个位子坐下,忽然一阵风来,碗里飘下几片红叶。口荷,一缕秋色入碗中。”——这是现成的佳句。

  独自徘徊于红叶深处,先是游观,既而坐爱。一阵鼓乐声传来,小广场上有人玩猴戏。一只赤面猴,穿著紫衣,随著主人的歌唱,时而顶著竹筐儿欢跑,时而学背孩子,忽地又把孩子扔得老远,逗得游人欢声四起,纷纷投钱。这是我儿时乡间常见的娱乐,不想在日本也有这种玩艺儿。不同的是,那时看了快活,现在看了悲戚。——为那只可怜的猴子,也为那个声嘶力竭的江湖艺人。

  当我沿著高处的山路往回走时,蓦然袭来一阵暴风,山林里传来呜呜巨响,路边的银杏树黄叶纷飞,一齐向河面飘落,蔚为壮观。向晚时分,游人逐渐散去,管理人员又在河边树丛里检查探照灯,为夜间的Lightup(亮化)作准备。那是属于另外一路游客的,我们没有资格继续留在这里。

  中日两国自古就有赏红叶的传统文化习惯。红叶不但供观赏,还可用来传情。唐朝文人于佑,于万物摇落之深秋,羁旅在外,心绪悲凉。一日,临流洗手,偶得水中浮叶一枚,上题恋诗。于佑朝夕眷念,亦题诗于红叶之上,放逐上游,终于同题诗之美人相会,结成眷属。类似红叶题诗、觅得佳偶的例子还有好多。明治文豪、汉学大师幸田露伴,将这些中国古代的浪漫故事写入文章,播扬于东土。日本古典随笔《徒然草》和现代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小说《细雪》,也都描述了有关红叶的风流韵事。

  其实,岛国的秋天,随处都能看到红叶,大凡有树木的地方,总会呈现秋的颜色,秋的气韵。日语的红叶(momiji)一词,不光指红色的枫树,也包括黄色或其他颜色的树木。日本人赏红叶,似乎不太挑剔,不像我们那样,专注于红与黄两种。北京香山的红叶最有名,黄栌占多数,故红叶较为分散,南京栖霞山多枫树,红得较为集中些。长沙岳麓山的红叶,假杜牧《山行》一诗,闻名遐迩,更有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而引人向往。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有幸数度去长沙,而且大都是秋天,站在橘子洲头,向山顶了望,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也曾在山脚下毛泽东题额的爱晚亭里小坐,陶醉于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境之中。

  据我个人的体验,在日本旅行,不管走到哪里,似乎都离不开森林、树木,如长野、日光、熊本等地,总觉得是在树林里穿行。全国赏樱、观叶的名所遍历岛国各地。大凡植被带一下,看不到一片光秃的山肌、一块裸露的黄土。除了少数大城市繁华地区之外,到哪里几乎都有树木陪伴著你、绿色护卫著你。一般的居民区内,总要配备一定面积的花草树木,四季葱笼,花香鸟语。

  日本全国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三分之二,我国只占五分之一,而我们偏偏又是木材出口大国。日本对森林加意保护,严格管理,杜绝乱砍乱伐,所需木材大都来自进口。我曾在电视里看到,日本每年大量消费的一次用方便筷,大部分是进口我国东北的桦木,那里的树林已经日渐减少、朝不保夕了。相反,我亲眼看到北海道白桦林中老朽的树木,成片成片倒在地上也不砍伐,便于熊罴等野生动物啃树皮,吃树果。

  森林,是国家的生命线。这话说得一点也不过分。如今,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当代人最为紧要的一大课题。到今天,经济发展如果还在以有限的林业资源为代价,那就无异于卖血。日本人在这方面要比我们精明得多。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60643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