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为东海油气田问题找出路
日期: 07年12月2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编者按:12月3日下午,正在北京访问的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了会谈。会谈中高村表示:我们希望在福田首相访华之前,能够解决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希望胡锦涛主席能够对有关方面予以指示。对此,胡锦涛主席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有三点非常重要:1,两国领导人从全局出发进行对话;2,搁置争议、共同开发;3,平等协商。希望问题尽早得到适当解决。双方同意将共同努力,力争在福田首相年底访华前解决问题。

  但是,中日有关这一问题的局长级谈判已进行了9次,仍没有结果。目前,日本各界产生种种议论,并出方献策。日本经济新闻编辑局、国际部兼产业部次长后藤康浩接受《中文导报》专访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下是后藤先生的建议。

 

  围绕东海日中中间线附近的白桦(中国方面名为春晓)、翌桧(中国名龙井)等的海洋油气田开发问题,日本和中国的对立仍在继续。两国不仅在局长级会谈中反覆协商,在外长级会谈中也反覆提及这个问题,但是现在还没有找到突破口。作为与东海日中边界线划定直接相联的问题,双方当然难以让步。可是油气田问题成了近几年日中对立的象徵,使事情复杂化。在两国同时高涨的民族主义热潮中,要使双方妥协更为困难,骑虎难下。

  不论陆上还是海上,划定国家之间的边界线都是极为困难的工作,特别是如果与资源有关的话,困难就会成倍增加,最终只好由国际法庭或国际海洋法院来裁定,但是最近也出现了在两国之间解决问题的事例。围绕帝汶海的澳大利亚和东帝汶的纠纷获得解决就是一个例子。

  帝汶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有许多其他的资源正在开发中,但是在有关边界线和天然气资源权益的分配方面,两国间存在著不同意见。在东帝汶议会否决批准条约后,一般认为问题的解决可能会相当遥远。但是在2007年2月,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东帝汶议会批准了条约,使问题尘埃落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边界线划定推迟50年,天然气分配采取倾斜分配的原则,东帝汶得90%;澳大利亚得10%。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澳大利亚充分考虑到建国不久的东帝汶的情况,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让步。同时把边界线的划定推迟50年,也成为了转换僵持不下的局面的一个重大的因素。

  如果日中东海开发纠纷能够参考帝汶海澳大利亚与东帝汶纠纷的解决方案,可以把边界线的划定推迟50年。这一点十分重要,双方先把纠纷冻结,在漫长的时间里耐心等待情况变化,耐心等待变化的到来,这是亚洲的智慧。这一点作为两国可供选择时的参考方案,是极为现实的,而且两国在公平参与计划的前提下,推进在东海广阔海域进行共同开发是有现实可能性的。

  到目前为止,日中协议之所以谈不拢,是因为日本方面认为应该在跨越中间线的双方海域进行共同开发;中国方面主张在不承认中间线的前提下,只在日本主张的中间线的日本方面海域进行共同开发。双方在边界线的认识上互不相让。

  如果在暂时推迟确定边界线的基础上进行共同开发,就能回避通过中间线划分引发的日本海域和中国海域的争执,剩下的问题就是怎样分配油气田的收入。同为经济大国的日本和中国,无法像澳大利亚那样做出同情意义上的分配原则,如果分配比率按著该海域的两国专属经济水域的面积来分配,议论很可能从这里回到最初的原点。要回避日中重新狭路相逢,可以把来自油气田的收入汇入日中共同拥有的账户,共同管理,并共用这笔钱对国际社会做出贡献。

  日本和中国都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支援的援助大国,资金援助量都很高。可以用从油气田权益中产生的资金来创设日中共同援助资金,以此名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建立亚洲原油的共同储备、防治传染病、进行人才培养等。日中在本国战略指导下的援助可仍然继续,这样也不会与本国的外交发生大的矛盾。

  日本和中国在东海问题上,也应该表现出澳大利亚和东帝汶向世界表现出的那种贤明。现在形势给了日中一个好机会,就看日中两国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了。

 

 

  近年来,中国勘探人员先后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平湖、春晓等7个油气田和一批含油气构造。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一共进行了4轮海上油气对外合作招标。东海的对外招标放在1993年的第四轮对外招标。2003年8月19日,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荷兰皇家/壳牌及美国优尼科公司就共同勘探、开发和销售中国东海地区的天然气、石油和凝析油资源达成协议。5月下旬,日本方面发现中国开始开掘春晓油气田群中的春晓,而在6月下旬,又开始开掘春晓油气田群中的天外天油气田。

  日本方面认为:中国方面开采春晓油气田,有可能通过地下矿脉,将日本方面的矿脉中的天然气采走,因此中日双方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与协商。到目前为止,对这个问题的中日双方局长级谈判已进行了9次,其时间和地点如下:

  第1次协议  2004年10月25日(北京)

  第2次协议  2005年5月30日-31日(北京)

  第3次协议  2005年9月30日-10月1日(东京)

  第4次协议  2006年3月6日-7日(北京)

  第5次协议  2006年5月18日(东京)

  第6次协议  2006年7月8日-9日(北京)

  第7次协议  2007年3月29日(东京)

  第8次协议  2007年5月25日(北京)

  第9次协议  2007年11月14日(东京)

  局长级会谈进行了9次,两国外长与首脑也多次在首脑会谈中讨论这个问题。2004年6月,出席亚洲合作对话(ACD)的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在青岛与中国外长李肇星举行了会谈。川口外相对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外商合作,在东海开发天然油气田表示担忧。对此,李肇星提议由中日两国共同开发,希望日方进行研究。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雅加达亚非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双方同意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和解决东海问题,将东海变成合作之海,而不是纷争之海。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时达成共识。双方同意加快东海问题的磋商进程,坚持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分歧。今年4月,安倍晋三前首相和中国温家宝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同意今秋之前汇总共同开发的具体策略并向双方的首脑报告。双方在新闻公报中就东海问题做出了如下表述:作为最终划界前的临时性安排,在不损害双方关于海洋法诸问题立场的前提下,根据互惠原则进行共同开发。12月3日下午,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了会谈。双方同意共同付出努力,力争在福田首相计划于今年年底访华之前,使问题得到解决。

  目前的分歧在于:中国方面坚持在中日中间线的日本一侧实行共同开发,即只同意在位于中间线上的龙井春晓南面的钓鱼岛附近海域实行共同开发;日本方面提案则明确指出:如果中国同意在中日中间线广阔海域进行共同开发,日本也同意在中日中间线的日本方面进行共同开发,但是不能同意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和日韩大陆架周围有领土争议的海域进行共同开发。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5950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