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县)渡边寿子
常常觉得,忧伤会像鸟儿一样倏忽而来,如潮水般席卷,迅速浸漫,令心灵成了海中的一座孤岛,陷入无助的绝望里。
它往往会与离别相伴。或者是临行前无意的一瞥,惊觉地发现父亲已添不少白发;也或者是透过车窗,望著故乡熟悉的山水飞速在眼前掠过,想起“离愁恰如春草,渐行渐远渐生”的句子,那时,心中会涌起一股强烈的乡愁,忧伤与眼中的泪水一样,去了又回。
有时,它又会在孤独时来临。在向晚的空气中,暮色一点点逼近,吞没了窗前树上的枝丫。眼前变为模糊一片的时候,寂寞也如暮色一样地迅速滋长,裹挟而来的,便是阵阵忧伤。
人生的无奈,也总是令人忧伤。当年少时的冲动与理想褪去了稚嫩的颜色,周遭都变得清晰与实在之后,在心境平和之馀,会有忧伤在夜深人静、午夜梦回时来临,缓慢然而却是强大的,反覆拍打、抚慰著受伤的灵魂。
随著年纪的增长,发自内心的快乐变得越来越珍贵,而感受到忧伤,倒是越来越多了。有时候,即便是在明媚的阳光里,美丽的花树前,也会有忧伤来袭。真的,明明是听著如水般流淌著的音乐,看著眼前如花般绚烂著的景色,然而却发现,这美好种种,原来竟敌不过那内心如春草般滋长著的忧伤。古人说的“忧来无方,人莫知之”,原来是不错的,即使是悠闲与幸福之中的人们,也还是免不了会忧伤。一生富贵雍容如晏殊,依然会吟出“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样的句子,如一杯清酒,虽是淡淡的,却依然包含了难以释怀的怅然与伤感。
忧伤来袭的次数多了,体味的时间长了,就明白了它其实是如此真实而深刻的心灵历程。我们平常积淀于内心的感怀与思绪,在找到缺口之后,必定会有这样的泛滥。挥之不去的忧伤,其实揭示了我们生存状态的本义。即使有幸运者,追逐到了理想的丝丝缕缕,有了一个相对完美的人生,又怎样呢?最终都还是难以逃出这时间的控制。青春被不断蚕食,在生命的岁月流逝中枯竭,而且,总是稍纵即逝,在匆忙中成长永恒,在对意义的拷问中,我们无法不感到忧伤。
好在,人生并不真的只有悲伤与失望,还有其它丰富的馈赠,可以用来抵抗这忧伤,使我们不至沉溺于其中。事实上,与鸟儿倏忽而来,也常常倏忽而去一样,忧伤在突如其来之后,也会不拝痕迹地溜走。在生活中俯拾皆是的细节,一朵灿烂的笑容,一个明亮而美丽的眼神,一句简单却是充满温情的问候,往往就能稀释与消解了我们心中的忧伤,让它化作一缕轻风,消失得没了影踪,彷佛,从来就不曾过来。
对生命与生活投入,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做事,体味其中的每一份爱与欢乐,就会储存起一股力量,不让忧伤长驻心中。生命是如果没有了忧伤,一定会因缺乏厚度而显得轻飘、浮躁,以至于浅薄;而执著于忧伤的生命,又未免太过凝重。就像作家周国平在文章中写的,不知道死的人,未免太可怜;但只知道死的,就更可怜。就让我们适时地思考与忧伤,而后又从忧伤中走出来,继续热闹地生活、轻快地吟唱。从忧伤中走出来的宁静与坚强,必定是真挚而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