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华人管理层在日企展露头角
日期: 07年11月3期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11月15日,日本科发伦材料株式会社技术展在东京六本木正式拉开了帷幕。除了大量的最新技术和材料之外,科发伦公司还有一点颇为引人注目,那就是在这个日本第一、世界领先的半导体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内,已有中国人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十多人,他们不仅以自己的才华在各自领域内为企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企业的赞誉和肯定,而且以其中国背景和人脉关系成为企业与中国联系的纽带。

  据悉,科发伦材料株式会社的前身即东芝陶瓷株式会社,科发伦是去年从东芝集团独立出来的,今年6月正式更名为科发伦材料株式会社

  在科发伦的十多位中国人技术者中,以开发研究所部长辛平博士为代表,普遍的特点是在日本的大学留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公司就职,在本技术领域成绩卓著。如辛平博士在东芝陶瓷工作已近15年,他曾发明半导体单晶硅热处理技术并申请专利成功,引起了国际同行的瞩目。他在控制单晶硅缺陷技术领域也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影响。2001年,他又以陶瓷粉体成型特性的评价方法为题的学术论文获得了国际知名的若林论文奖,从而奠定了他在陶瓷领域的前沿地位。以后他在陶瓷、石英玻璃等无机材料领域多有发明,成为站在国际陶瓷领域最前端的技术专家。

  多年来,辛平在陶瓷技术研发上共获得30多项专利技术,大大高于每名技术专家握有5-6项专利的平均数,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就在1999年,来公司工作仅7年的辛平博士已被公司破格提升为技术研发所课长,成为东陶最年轻的课长之一。而在做了6年主任研究员(课长)之后,2005年又一次被破格提升为部长,也是中国人在日本大企业中的首位部长。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新事业推进部商品开发组主任周忠华博士,他领导的项目组在石英玻璃合成、环保光催化材料等研发上,从基础研究出发,到产品开发实际应用,实现一条龙研发,不仅在技术上实现多个突破,发明近30个专利,达到世界前沿水平,而且为企业带来良好效益,周忠华也受到公司好评,2005年被破格提升为企业管理层。同样作为管理层的还有营业经理潘连胜,他在拓展中国市场方面可谓营销专家,主导建立了东芝陶瓷在上海的据点,让中国成为东芝陶瓷最有潜力的市场。还有,营销和技术管理经理黄悦女士,从2003年起,直接操纵东芝陶瓷在太阳能以及半导体产业中的关键陶瓷材料的海外业务,特别是针对中国市场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大企业,不仅为东陶创造效益,也带动了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

  有社会学者说过,在日本企业,尤其是日本的世界知名大企业,中国人若被重用、升职,必须比同岗位的日本人优秀许多,有无可替代的才能和贡献。这缘于日本企业的保守性,也缘于各国企业共有的对文化的求同和对忠诚心的要求。在科发伦也一样,这里的中国人专家以自己卓越的专业技术站稳脚跟,以认真踏实的敬业精神获得尊重,也以其中国成长经历、在中国拥有的关系和人脉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

  有的人甚至直接影响著企业的中国市场布局和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思路。如辛平博士,他利用自己的专业权威,在日中两国学术交流上,不仅架桥铺路,而且颇有成效,成功促成了当年的东芝陶瓷和中国清华大学的合作,使东陶在清华大学捐建了一个先进陶瓷材料展室,为今后进军中国市场铺路。辛平博士也作为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兼职教授,成为日中两国在此领域的纽带桥梁。在周忠华博士的研发领域,科发伦与中国的清华、厦门、武汉理工等大学都有合作关系。而潘连胜更是直接操作科发伦在中国的市场营销。黄悦利用和国内企业的人脉关系,在当今发展迅速的太阳能以及半导体的高科技支柱产业领域,为企业与中国国内相关大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科发伦的中国人管理者、技术专家在联系企业与中国的合作的同时,对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辛平博士表示,尽管中国在半导体材料的研发领域的研发上基础薄弱,但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成绩骄人。这次科发伦从东芝集团独立出来,受到世界的关注,对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5/57425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