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打球不仅为胜负——专访中国乒乓球冠军团团长徐寅生
日期: 07年11月1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作为对日本乒乓球元老冠军团在今年5月访问中国的回访,由前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乒协主席、著名乒乓球国手徐寅生领衔的中国乒乓球冠军访日团,于10月25日30日访问了日本。访日期间,代表团先后拜会了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横滨、东京、甲府等地与日本民众展开友好交流,还在中国大使馆举行了联谊活动。在访日的紧密日程安排中,徐寅生先生忙中抽空,接受了《中文导报》记者专访,讲解了中日乒球交流历史、2008北京奥运会,以及个人的乒球生涯。

  徐寅生表示,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和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日乒乓球世界冠军展开了互访交流活动。这次活动最早由上海市乒协发起,中国乒协全力支持,终于达成此行。中日乒乓球交流,年份最早、时间最长、活动最频繁。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乒协恢复加盟世界乒联后,就于1956年第一次派出中国队来日参加了第2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成为在日本举行的首次日中体育交流活动,掀开了中日民间体育交流新篇章。

  中日乒乓球交流活动多、意义大。1961年,日本首次派国家队访中,赴北京参加了第26届世乒赛。1962年开始,中日两国乒乓球选手举行了一来一往的定期友好亲善比赛活动。1971年,日本乒协顶著压力邀请中国队赴名古屋,重返世界乒乓舞台。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中国乒乓球队成功开展了乒乓外交,并首次喊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为日后的中美建交和中日复交打下了基础。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乒乓球成为奥运比赛项目,乒乓球事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徐寅生说,中日乒乓交流50年,人数之众、内容之多、基础之广泛,是其他项目不能比拟的。像日本的偶像运动员福原爱5、6岁就去中国训练打球,人见人爱。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来日最多,从老到少,络绎不绝。中日两国乒协的协作关系比较深,多年交流,共同努力,为促进邦交正常化做出了贡献。中日邦交正常化,逢五逢十,都会有些纪念活动。今年的中日乒乓球冠军交流活动,影响大意义深。上海市政府领导专门会见了日本代表团,还组织了联谊比赛晚会;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会见了中国的老冠军们。几十年过去了,中日运动员们重温交往和比赛的历史,更觉得友谊来之不易,不仅珍惜友情,也教育年轻一代。

  谈到乒乓球与奥运会的关系,徐寅生说,2008北京奥运会还剩下不到一年时间,我们本次访日,看到了日本方面非常重视北京奥运,特别是东京都正在申办2016年奥运会,希望与北京形成良性互动。石原知事也希望我们多感受东京的魅力。1988年,乒乓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由单项赛事进入综合性运动会后,受到重视。乒乓运动在政府拨款中有了份额,各国奥委会提高了重视程度,国际奥委会支持弱小项目,加强青少年训练,建立推广基金,提升了项目的发展馀地。在奥运会多种比赛项目中,乒乓球的受欢迎程度已到中上。比如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门票售罄项目,乒乓球排名列第三。乒乓球的收视率、观众热情、项目受重视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两次亲自给邓亚萍颁奖,促进了乒乓球在世界上的推广和普及。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关注。中国人重视乒乓球,希望中国队能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北京大学承担了这个项目,北大也成立了乒乓球俱乐部。近几年,中国男女队的比赛成绩不错,状态比较稳定,打法齐全,队伍整齐,在国际上有一定优势。中国队在世锦赛中包揽了全部七块金牌,上届奥运会上也拿到了四块金牌中的三块。比较而言,世界其他国家的强队正处于青黄不接。男队比较强的有韩国、德国等;女队比较强的有韩国、朝鲜、新加坡、香港、日本等,但这并不意味著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没有问题、不面临困难。奥运会乒乓球比赛规则发生了变化:取消双打,新设团体奖项;团体赛制有3位运动员上场。这次改制目的,既避免一个球队在最后决赛时碰上自己人,同时也增加了竞赛强度,反映出球员的整体实力。作为东道主,中国队的压力很大,需要做好面对激烈性和偶然性的准备。

  徐寅生从1959年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开始,由著名国手、世界冠军,成长为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决策人和组织者,再成为中国体育事业的主要领导人,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体育生涯。回首人生经历,徐寅生谦虚地表示,自己是打乒乓球出身,对乒乓球情有独锺,个人的认识和成长也经历了发展的过程。

  早在50年代,徐寅生从小看到老一代运动员参加世界比赛,很有吸引力,便树立了目标,为之努力。经过刻苦训练,国家给予条件,他在1959年第一次参加世乒赛,但成绩不好——那一年,容国团拿下了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徐寅生说,相比之下,显示自己实力不济,斗志不强。1961、63、65年,徐寅生连续三届获得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奠定了著名国手的地位。

  徐寅生说,那时候思想单纯,没有太多物质奖励,荣誉比生命更重要,为国争光的责任心很重大。到1971年,由政治家决策,中国展开了乒乓外交,个人的思想认识也有了升华:打球不仅为胜负,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乒乓外交为改善国际政治格局提供了契机,促进了中美建交、中日复交,推动中国进入联合国,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环境。体育作为各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为改善国家关系,促进相互理解,提供了平台。中日之间更是如此了。

  徐寅生表示,此后几十年,自己在国家体委的岗位上担任领导工作,参加了奥运会,更认识到体育是一个载体,其重要作用显示为:1、竞技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发挥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作用;2、竞技体育以外,广泛而普及的是群众体育,发展体育运动,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现在大家都在花钱买健康,只有提高身体素质,建设国家才有动力;3、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好的作风,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竞赛交流,构筑和谐社会;4、体育比赛更是国际交流的重要一环,可以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和友谊做贡献。

  从事了一辈子体育事业的徐寅生,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他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并总结出体育的意义,非常值得后辈们学习借鉴。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7/56068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