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盈
提起中国导演施屹,也许许多观众并不熟悉。不过说起他的作品——中国当代经典长篇动画巨作《宝莲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施屹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动画领域第一线的杰出青年动画设计师,参与导演了《宝莲灯》、《春江花月夜》等多部国产大型动画片。目前施屹导演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动画宣传片主创团队的一员,正在亲笔进行福娃的动画片形象原画创作工作。10月21日,施导演携其另一部最新大型动画作品《勇士》参加了“2007东京中国电影周”开幕式,并接受了《中文导报》记者的采访。
施屹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动漫专业科班出身的专业动画导演。高中毕业报考志愿时,施屹意识到中国的动漫市场有很大的发展上升空间,属于朝阳产业,加上与自己幼时的兴趣相吻合,他毅然报考了中国高等学府中为数极少的动漫专业。
日本动漫产业极度发达,长期以来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但施屹导演却表示,其实就动漫而言,中国开展得比日本还要早。像被称作日本“漫画之神”的《铁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虫先生,就是受到了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万籁鸣先生作品的影响后,开始从事动漫工作的。中国在传统动漫领域虽然涉足非常早,并成功创作过众多优秀的动画片和美术片,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动漫在走产业化道路上比日本要晚,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走上产业化的道路。
长年的动画创作过程中,让施屹导演觉得非常郁闷的一件事是,在许多中国观众的心目中,一提起动画片,就认为是小孩子看的东西。他表示,其实动画片从属于电影领域,说到根本是一种电影的独特表现形式。而许多中国观众长期以来将动画片等同于童话片了,这是一件非常错位的事情。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动漫观众高龄化是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许多年轻人对动漫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在欧洲,动漫元素更渗透到社会的众多艺术领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施导演表示,中国观众也不应将动画概念人为狭小化、狭隘化,应该更加宽泛。首先将其做成文化,然后才能形成产业。否则,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化积淀,动漫在中国则很难变成产业。
谈到当今中国动画的走向,施屹导演介绍,和以往的国产动画片不同,中国传统动画大片主要针对的观众群是一些低龄儿童,像此前的经典国产动画片——《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等。传统动画片往往注重寓教于乐,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教育意义,教他如何去做人。而中国动画界近期制作的《宝莲灯》、《勇士》等等长片作品,主要针对的观众群则是一些青少年,尤其在选材以及故事的编排上,较此前的传统动画片有了许多新的著眼点,创作者们希望在传统的基础上能够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此次与日本观众见面的《勇士》,表现的是一个关于“爱与恨”的主题,主体本身就属于成人领域。